第462章 一线生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道家阐、截之争,其关键就在于对“一”的取舍上。肖逸之言,明显有倾向于截教之意,难怪长阳真人发怒。

  长靖真人又道:“无论阐、截,皆是我道家之道,当着天下人论道,便是运用几句截教教义也无可厚非。”

  长阳真人又“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长阳真人修的是自己之道,喜怒随心,怒来的快,去的也快,转瞬间那股威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肖逸佩服之余,心中也多了一分警惕,更加谨小慎微,斟字酌句而言。

  因他说话平来就不快,顿了片刻,众生直以为其故意为之,并未多想。

  只听他说道:“论道只是我们为达到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说这一手段不再适用,我们又何必再用呢?”

  此话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诸家之人顿感恍然,但是诸家早已习惯了论道,忽觉得今后若没了论道,百家就变了味道,一时难以接受。除此之外,众人不禁要问,若取消论道,又该如何去做。

  肖逸胸有成竹道:“请循其本。论道不在一个平台上,我们要做的自然是设法使其处于一个平台上。可是,当我们真的处在一个平台时,大家当发现,那时已经无须论道了。”

  百家之人倍感惊奇,齐道:“还有这等事?”

  肖逸道:“肖逸听闻,百家常有人之性善还是性恶之论。儒家言,人之初,性本善。法家却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二家截然不同。但是,儒家又言,性相近,习相远。法家亦言,礼仪之化,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二家其论虽悖,但结论却是一致,认为天下欲治,教化必不可少。”

  百家无不重视教化之功,是以纷纷点头认同,但是心中疑惑未解,仍不知肖逸欲言何方。

  只听肖逸道:“人之所以能作为万物之灵长,异于禽兽,全赖教化之功。可是,至此,肖逸不得不先行申明:肖逸所说之教化,与诸家所行之教化又自不同。诸家之教化,乃是有所图之教化。而肖逸所说之教化,乃是无所图之教化。”

  闻者更觉迷茫,不知这“有所图”和“无所图”所指为何。

  肖逸进而解释道:“诸家教化,除了育民之外,还有弘扬自家道法之意,此谓‘有所图’。百姓一旦受教,便入了各家图谋之彀。其一生,将深受其影响。此等教化,不能称不好,但是对于人类未来之衍化,却大有限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