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证道(三)(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综上考虑,纵使公孙诺心有不甘,也不得不言辞稍软,希望肖逸过名家而不论,避过其锋芒。

  这也是名家雄辩无往不胜的诀窍之一。

  肖逸自然明白其意,微笑道:“公孙先生无须多虑。名学之深奥,肖逸着实从心底佩服。万事万物,不知多少是名家前辈所命名。名家之功,无人可没。”

  听闻肖逸竟然夸赞名家,名家上下无不愕然。便是了解是肖逸与名家恩怨之人,也感不解。

  那儒家南宫逍礼不禁道:“名家之人可恨之极,肖逸贤弟何必高抬他们。”

  玉临风饶有兴趣地望着肖逸,笑道:“肖逸当着天下人之面,以德报怨,乃是为天下人树立典范。”

  季逍城问道:“师叔是说,肖逸主张以德报怨?”

  玉临风摇头道:“不至于此,若只是以德报怨没必要融合诸家之道。而且,以德报怨也与道家之道不符。”

  季逍城皱眉道:“不知肖逸兄弟准备了什么样的高论。”肖逸言到此处,虽然说的众人心动,但是其论道方向却无人能够把握。

  玉临风道:“莫说其他高论,单单融合百家之论就足以震撼古今,名载史册。”

  顿了顿,又对众弟子道:“若无意外,肖逸此番论道将影响诸子百家之格局,机会难得,你等一定要洗耳恭听,多多参悟。”

  众儒家弟子听令,不敢再言,静听论道。

  这时,只听那名家之主公孙止道:“名学发展至今,渐趋完善,反而被人忽略了。贤侄单提名学,不提我名家名辩之道,可是有意讥讽吗?”其神色不动,不知喜怒。

  众人皆知名家不好相与,不禁为肖逸担心起来。但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争执局面并未出现。

  但见肖逸不卑不亢道:“公孙先生乃前辈高人,胸襟见识远非我等晚辈后学所能想象。小子只是有感而发,前辈说是便是,说不是便不是,一切随前辈心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