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地问历世(二)(2 / 4)
每一次生起这种逃避的念头,少年都痛心疾首,要花很长时间来说服自己留下。
而处在台阶上的肖逸,也因为肩上的沉重压力。一次次停下脚步歇息。
这时,肖逸心知肚明,只要不理会脑海中的幻景,不去承担那份责任,肩上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但是,肖逸还是坚持看了下去,因为他更加明白:“考验的压力可以逃避,但是人生的责任永远不可能逃避。”
少年一次次冲动,都忍了下来。不为别的,只为回到家中。看到家人的微笑,听一听父母的唠叨。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少年长成了一名健壮的小伙子。这时。他已经习惯了肩上的压力,也习惯了照顾家人。
弟弟业已长大成人,但是他执意不让弟弟出来干活,坚持供弟弟进私塾,学文教。他告诉弟弟:“你才是家人的希望。”
花在弟弟身上的费用越来越多,他只有加倍干活,才能保证家人温饱。不过,他已不在乎这点压力,只要家人快乐安康。他便心愿足矣。
一天,老板见他干活卖力。做事认真,提拔当了管事。从此。收入翻倍增加,家人生活有了起色。
又过了一段时间,经媒人穿针引线,娶了当地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为妻。一年以后,他也做了父亲。
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是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如此这般,肖逸既似局外人俯瞰着一切,又似一个局内人亲身体会着从婴儿到成年的变化,心性逐渐成熟起来。
此时,肖逸感觉肩上的压力已经有了近万斤重,这么沉重的担子,若陡然压在肩上,非将人压垮不可。然而,随着心境的历练和长时间的适应,一点一点压降上来,竟当真挺了过来。
肖逸忽然醒悟,这“地问”考验,不只是考验人的道力,更为重要的是考验人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无责任、无担当的人,几十斤重的担子,就能将其压趴下。而对于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无论泰山多重的担子,都一样能挺直腰板。
↑返回顶部↑
而处在台阶上的肖逸,也因为肩上的沉重压力。一次次停下脚步歇息。
这时,肖逸心知肚明,只要不理会脑海中的幻景,不去承担那份责任,肩上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但是,肖逸还是坚持看了下去,因为他更加明白:“考验的压力可以逃避,但是人生的责任永远不可能逃避。”
少年一次次冲动,都忍了下来。不为别的,只为回到家中。看到家人的微笑,听一听父母的唠叨。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少年长成了一名健壮的小伙子。这时。他已经习惯了肩上的压力,也习惯了照顾家人。
弟弟业已长大成人,但是他执意不让弟弟出来干活,坚持供弟弟进私塾,学文教。他告诉弟弟:“你才是家人的希望。”
花在弟弟身上的费用越来越多,他只有加倍干活,才能保证家人温饱。不过,他已不在乎这点压力,只要家人快乐安康。他便心愿足矣。
一天,老板见他干活卖力。做事认真,提拔当了管事。从此。收入翻倍增加,家人生活有了起色。
又过了一段时间,经媒人穿针引线,娶了当地一个好人家的女儿为妻。一年以后,他也做了父亲。
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是他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如此这般,肖逸既似局外人俯瞰着一切,又似一个局内人亲身体会着从婴儿到成年的变化,心性逐渐成熟起来。
此时,肖逸感觉肩上的压力已经有了近万斤重,这么沉重的担子,若陡然压在肩上,非将人压垮不可。然而,随着心境的历练和长时间的适应,一点一点压降上来,竟当真挺了过来。
肖逸忽然醒悟,这“地问”考验,不只是考验人的道力,更为重要的是考验人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无责任、无担当的人,几十斤重的担子,就能将其压趴下。而对于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无论泰山多重的担子,都一样能挺直腰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