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海之沫(2 / 3)
“是啊,那就是‘海之沫’,大海吐出的泡沫,披人畜类靠着这种大海的恩赐,才能得以生存!”贝索道。
“能否详解一二?”吴云斌道。
“‘海之沫’是海底一系列物质互相作用后的产物!”贝索说话一如既往的不绕圈子,直接解释道。“我们这颗星球的海底和地球不同,地球的岩浆需要通过火山爆发喷出,相当于地表偶尔有口子裂开,而这里的海底,或者说地壳则是一张无比细密的网,星球内部元素种类丰富的气体透过‘网孔’渐渐渗透而出,与海底的各类强酸及其它物质相遇,从而生发出一连串复杂的变化反应,这些反应无比缓慢,但却旷日持久。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后才生成出的气体,还未发生反应的气体,以及生成的不溶于反应物的絮状物,互相混杂成一片片的絮沫,这些絮沫上升浮到海面,便是眼前这一片片的‘海之沫’!”
“也就是说,这颗星球内部的物质状态,不是岩浆,而是气体?”吴云斌注意到贝索所说,是有气体从星球内部渗出,而不是岩浆。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通达者给我们普及认知的时候,只是告诉我们,从星球内部渗出的是复杂的混合气体,而不是如地球一般的岩浆,他并没有说过这颗星球的内部组成部分!”贝索却是回答道。
“那为什么说,披人是靠这些海之沫,才得以生存呢?”吴云斌又问道。
“对于披人畜类而言,‘海之沫’既是立足的土地,也是呼吸的氧分,离开了‘海之沫’,他们不仅无法立足,而且还无法呼吸——其实,严格说来,我们天弦人的生存,也是需要‘海之沫’的,不过我们不需要将‘海之沫’当土地用,我们需要的是‘海之沫’破碎时释放的氧气——据通达者说,‘海之沫’中的气体内,含有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在‘海之沫’破碎后飘散到大气层中,这才让我们呼吸的大气中有了氧气的成分!”贝索叹息道:“至于氧气的形成过程,因为通达者也未给我们详细的解释,所以,我也并不清楚,它们是形成于星球内部,还是在形成‘海之沫’的一系列反应中才生成的!总之,它们在海底时,就被包裹在一个个‘沫’内,随‘沫’一起浮到了海面。而成片成片的‘沫’堆积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个临时的浮岛,披人畜类以此为据点,生活在这些浮岛上!”
“也就是说,披人不仅仅需要海之沫从海底带上来的氧气,他们还需要海之沫堆积出的浮岛作为立足点!难怪,原来是这样!”吴云斌点点头,道:“说起来,披人生存也是够艰难的,从你的话中可知,海之沫都是暂时存在的,最终都要破碎放出氧气,这就是说,披人的居所其实并不稳定,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寻找新的海之沫组成的浮岛吧!”
“是啊,披人畜类需要不断地迁徙,不断寻找新的‘海之沫’浮岛来作为据点!”贝索道,“不过,我们眼前这片海域上的‘海之沫’却不在内,披人畜类是不会来这里安家的!这里可以说是我们两族都不管的地带了,所以,逃亡者才喜欢!”
“是什么原因形成这种两不管的状态呢?愿闻其详!”吴云斌道。
“一般而言,‘海之沫’的存续时长是有规律可寻的,‘海之沫’从产生,到浮于海面,再到最后破碎,不同时期呈现的质感并不一样,披人畜类凭借经验,就可以区分出哪些是新形成的,哪些还能存续一年半载,哪些已经到了要破碎的末期,他们依此来挑选新迁徙的据点!但是这片海域不同,这片海域上的‘海之沫’存续极为混乱,有些明明是新形成不久的,不到片刻也破碎掉了,根本不能让人在事先就预估出可居住的时长!”贝索道。
“看来,在此安生,即便没有被追捕,也难以安宁片刻,因为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绷紧神经,担心脚下的海之沫浮岛突然破碎消失!”吴云斌道。
……
两人说话间,已经着落在一个还算宽阔的海之沫浮岛上。
脚踩在“沫”上的一刻,吴云斌的注意力便转到了脚下:这些淡黄的呈半透明的“沫”,就像是一个个饱满充盈的气球,淡黄的色泽接近这大海本身的颜色,并不显眼,之前也是在降落之际,才能隐约看清。而每一颗的大小,最小的都要比地球上的篮球要大,大的则可以比得过一间小屋了,所谓细小如“沫”,只是针对大海而言。不过,踩在其上,却完全没有踩在气球堆中的感觉,硬邦邦的,与踩在其它的坚硬地表无异。
↑返回顶部↑
“能否详解一二?”吴云斌道。
“‘海之沫’是海底一系列物质互相作用后的产物!”贝索说话一如既往的不绕圈子,直接解释道。“我们这颗星球的海底和地球不同,地球的岩浆需要通过火山爆发喷出,相当于地表偶尔有口子裂开,而这里的海底,或者说地壳则是一张无比细密的网,星球内部元素种类丰富的气体透过‘网孔’渐渐渗透而出,与海底的各类强酸及其它物质相遇,从而生发出一连串复杂的变化反应,这些反应无比缓慢,但却旷日持久。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后才生成出的气体,还未发生反应的气体,以及生成的不溶于反应物的絮状物,互相混杂成一片片的絮沫,这些絮沫上升浮到海面,便是眼前这一片片的‘海之沫’!”
“也就是说,这颗星球内部的物质状态,不是岩浆,而是气体?”吴云斌注意到贝索所说,是有气体从星球内部渗出,而不是岩浆。
“这我就不太清楚了,通达者给我们普及认知的时候,只是告诉我们,从星球内部渗出的是复杂的混合气体,而不是如地球一般的岩浆,他并没有说过这颗星球的内部组成部分!”贝索却是回答道。
“那为什么说,披人是靠这些海之沫,才得以生存呢?”吴云斌又问道。
“对于披人畜类而言,‘海之沫’既是立足的土地,也是呼吸的氧分,离开了‘海之沫’,他们不仅无法立足,而且还无法呼吸——其实,严格说来,我们天弦人的生存,也是需要‘海之沫’的,不过我们不需要将‘海之沫’当土地用,我们需要的是‘海之沫’破碎时释放的氧气——据通达者说,‘海之沫’中的气体内,含有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在‘海之沫’破碎后飘散到大气层中,这才让我们呼吸的大气中有了氧气的成分!”贝索叹息道:“至于氧气的形成过程,因为通达者也未给我们详细的解释,所以,我也并不清楚,它们是形成于星球内部,还是在形成‘海之沫’的一系列反应中才生成的!总之,它们在海底时,就被包裹在一个个‘沫’内,随‘沫’一起浮到了海面。而成片成片的‘沫’堆积在一起,又组成了一个个临时的浮岛,披人畜类以此为据点,生活在这些浮岛上!”
“也就是说,披人不仅仅需要海之沫从海底带上来的氧气,他们还需要海之沫堆积出的浮岛作为立足点!难怪,原来是这样!”吴云斌点点头,道:“说起来,披人生存也是够艰难的,从你的话中可知,海之沫都是暂时存在的,最终都要破碎放出氧气,这就是说,披人的居所其实并不稳定,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寻找新的海之沫组成的浮岛吧!”
“是啊,披人畜类需要不断地迁徙,不断寻找新的‘海之沫’浮岛来作为据点!”贝索道,“不过,我们眼前这片海域上的‘海之沫’却不在内,披人畜类是不会来这里安家的!这里可以说是我们两族都不管的地带了,所以,逃亡者才喜欢!”
“是什么原因形成这种两不管的状态呢?愿闻其详!”吴云斌道。
“一般而言,‘海之沫’的存续时长是有规律可寻的,‘海之沫’从产生,到浮于海面,再到最后破碎,不同时期呈现的质感并不一样,披人畜类凭借经验,就可以区分出哪些是新形成的,哪些还能存续一年半载,哪些已经到了要破碎的末期,他们依此来挑选新迁徙的据点!但是这片海域不同,这片海域上的‘海之沫’存续极为混乱,有些明明是新形成不久的,不到片刻也破碎掉了,根本不能让人在事先就预估出可居住的时长!”贝索道。
“看来,在此安生,即便没有被追捕,也难以安宁片刻,因为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绷紧神经,担心脚下的海之沫浮岛突然破碎消失!”吴云斌道。
……
两人说话间,已经着落在一个还算宽阔的海之沫浮岛上。
脚踩在“沫”上的一刻,吴云斌的注意力便转到了脚下:这些淡黄的呈半透明的“沫”,就像是一个个饱满充盈的气球,淡黄的色泽接近这大海本身的颜色,并不显眼,之前也是在降落之际,才能隐约看清。而每一颗的大小,最小的都要比地球上的篮球要大,大的则可以比得过一间小屋了,所谓细小如“沫”,只是针对大海而言。不过,踩在其上,却完全没有踩在气球堆中的感觉,硬邦邦的,与踩在其它的坚硬地表无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