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少年(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日荆襄大水,起源于汉、淯两水上游同时暴雨,以诸葛亮对荆襄地理、气候、水文形势的了解,立即判定荆襄战局将变。

  但是,以曹军兵力之雄厚,以曹操之诡诈,这变局究竟是有利于己军?还是不利呢?诸葛亮毕竟远离战场,并不能把握第一手的情报。他只能立即移驻汉中南郑,抓紧调度益州的人力物力,以图随时支援荆襄。

  荆益两州之间,安全的传讯通道在峡江,但军使若从那里过,沿途崇山峻岭、大江大水阻隔,抵达汉中怎也要二十天前后。故而自从魏延、孟达两人在房陵取得一定优势,荆州军使便从房陵传信。

  这条路虽近,沿途却很可能撞上曹军游骑,所以军报用密语写就,内容也很简单。

  其后数日,荆州方面来报说,大水漫过,曹军死伤无数,而关、雷两位将军有了谋划,打算藉此机会一举夺取襄阳、樊城,并给曹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寥寥几句,顿时令得诸葛亮忧心。

  在诸葛亮看来,大水导致战胜是好事,但荆州、交州两军的力量终究有限,战胜之后,须得控制住自己的贪念,且稳固已有的成果。若一味地追求更大胜利,便很可能遭到曹军反击,反而前功尽弃。

  他身为军师将军,举凡军国大事无不在管辖之内,既然反复思忖,不能放心,便立即派了副手马良出面,代表自己紧急前往荆州,与关羽、雷远共同权衡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马良领命即行,带着百余骑穿山越岭而来,谁知当他没到筑阳,已听闻关羽夺了襄阳、邓塞。马良慌忙加紧赶路,打算直奔到牛首附近过汉水。然而就在寻觅舟船的当口,他们只听得东面樊城附近直到更东面不知多远,到处杀声震天!全都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关云长和雷续之,竟已动手了!看这规模,还打出了赫赫威风!

  马良将袍袖扎紧,提步登上土坡:“曹军动向如何?”

  少年军官道:“曹军约有两万上下,他们适才拔营聚众,显然是将往樊城、邓城一线支援作战。我们虚设旗帜,现已将之拖住了……希望拖得更久些,必定有利于荆州战事!”

  这少年军官却不是军师将军的下属,而是此前携汉中王佩剑到南郑,授诸葛亮以全权的汉中王侍从。诸葛亮与之一叙,便赞其思虑精密,堪称凉州上士。恰逢马良要往荆州去,须得穿过乱兵纵横的房陵,这少年军官又自告奋勇,愿领部曲沿途护卫。

  诸葛亮身边,一时倒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诸葛亮又深知,汉中王遣这少年出行,本来也带着使之历练的意思,当下便允准了,还叮嘱马良说,路上若与曹军接战,尽量听从这少年的意见。

  结果到了这里,一看两军已经厮杀成团,这少年竟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到大战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