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对错(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雷远明白,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刘备在问诸葛亮:你擅长阐述德行和道理,能够解除我对此的疑惑么?也可以理解为刘备在问:如果只靠道德、大义,能够解决我面临的难题么?

  看来,那场刻意造就的成都攻防,也并不让刘备感到舒适,这样的行为终究与刘备数十年来的道路太不相同了。刘备是英雄,也是枭雄,并不会因为做过的事情后悔。但他或者会茫然迷惑,所以才等不及诸葛亮前往成都,便以这方法火急求教。

  哪怕近年来左将军羽翼渐丰,身边能够出谋划策的能臣已不止一人。但真到了心中深藏疑问之时,他最信赖的还是那位使他“犹鱼之有水”的孔明先生。

  “五天前,宗预为我带来这份军报。宗预说,前些日子攻取成都,其间有些谋划。但主公后来夙兴夜寐、反复揣度,始终疑虑不安,不知办得是否妥当。所以将此军报另外誊写一份,交到我处,想问问我的意见。”

  诸葛亮徐徐道:“我本想乘着去成都的机会与主公会谈,后来无意间问起,既为军报,之前是发送给谁的?德艳便告诉我,之前向续之你发出过一份同样的军报,另外庞士元还附了书信,让伯祀一起带给你。我知道以后,立即动身来找你。”

  原来傅肜出发比宗预还早一步,因为绕路的关系,却与诸葛亮在同一天联系上雷远。

  雷远想了想,取出庞统的书信放在面前:“便是这份了。军师,你要看一看么?”

  诸葛亮待要去取,又收手回来,摇了摇头。

  “不必了。”

  “不必。”诸葛亮加强语气重复了一句,但眼睛一直注视着书信,好像能够透过阻碍,看清楚里面写得是什么。

  须臾之后,他微微闭眼,长叹一声:“我不用看,但能猜出士元写了什么。”

  傅肜隐约觉得自己牵扯进了什么复杂情况,身在厅堂,愈来愈如坐针毡。他忍不住道:“军师,雷将军,我在外间有事,先去安置一下部属。”

  诸葛亮沉吟片刻,笑了笑:“……也好。”

  他客气地道:“伯祀的部属们这一程也辛苦了。此时霖雨,不妨休息几日,不必急着赶路。”

  傅肜连忙趋出堂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