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八十 一去不回(大结局)(9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各国革命者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结成了真正的革命友谊。

  这场斗争最终以共和二零三七年七月苏咏霖抵达麻嘉国作为最终转折点。

  时年五十六岁、被尊为世界革命领袖的苏咏霖得知战况不利的消息,意识到绝不能让麻嘉国的革命政权被颠覆,于是决定亲自出击。

  他带着跟随他而来的五千多大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年轻革命者抵达麻嘉国的时候,整个革命联军都沸腾了。

  他们举着象征革命与大明的苏咏霖亲自设计完善的革命者国际联盟盟旗,汇聚成鲜艳的红色海洋,欢呼雀跃着迎接苏咏霖的到来。

  苏咏霖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革命者们见面,与他们握手,与他们交谈,鼓励他们,称赞他们。

  随后苏咏霖开始办起了正事。

  他以优秀的军事指挥能力对原先编制较为混乱的革命联军进行改组,将他们编成五个革命纵队,有较为严密的上下级指挥系统。

  革命联军的不惧牺牲、悍不畏死且誓死完成命令的优势开始充分体现出来。

  具体体现在无论来自什么地方的革命者都愿意无条件听从苏咏霖的指挥,无论让他们执行什么任务,他们都愿意执行,不惧生死。

  原先革命联军内部的一切争端都消失不见了,苏咏霖的一句话,比什么都有用。

  在苏咏霖的号召下,改组之后的革命联军五个纵队从两个方向发起反击,三战三捷,一举扭转了一年多以来的战争颓势。

  最后在圣城决战中,苏咏霖带来的五千精锐作为绝对主力,在战场僵持期决死突击十字军中央核心,一举打穿了十字军的中央军阵,将十字军彻底击溃。

  十字军的溃败影响到了原本占据优势的萨拉丁的军队,萨拉丁一看不妙,立刻投入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支援十字军方面。

  但是这支精锐的战略预备队被主要成员由花剌子模人和古尔国人组成的革命军第一纵队中途拦截,死死拖住,拖到了战争结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