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9)(6 / 8)
为了水稻能够存活,他白天往里灌水,晚上又要把水排出来,利于秧田降温。
天气干旱,若不是溪流残存而他又可以借竹道灌水,这些水稻恐怕早已经蔫头蔫脑、濒临枯萎了。
到了晚间,沈怀瑾将竹道的路线一转,又朝向了毛豆地。
毛豆其实是耐旱的作物,最怕水涝,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它们又正处于不能缺水的鼓籽期,沈怀瑾还是会两天浇灌一次,在排水沟的辅助下既保证土壤不至于干旱,又不会导致毛豆根部多水。
仔细灌溉后,沈怀瑾将竹道挪回原位,冲净手脚打算制作晚饭。
天气如此燥热,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厉,都偏好吃得清淡一些。
沈怀瑾先拿白日里挤的兽奶冲了两份姜撞奶,提前隔碗浸在溪水中,作为今天的饭后甜点。
灶台前头堆着萝卜、绿叶草和一大条兽腿,都是部落分配好刚刚送过来的,此外还有些前一日吃剩下的芋头。
他看了两眼,便定下了晚上的菜色,打算做道芋头羹、萝卜炖骨汤和白灼绿叶草。
沈怀瑾取了把刚用上没两天的菜刀,利落地将兽腿的骨肉分离,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兽骨被砍成几段,炒至出香后与切块的萝卜一道入锅熬煮。
剩下的精肉一分为二,一部分剁成肉丁备用,一部分则留作他用。
他将带皮的芋头洗净,入锅隔水蒸,蒸熟的芋头用凉水一冲,然后趁热剥皮碾成芋泥,放在一旁。
沈怀瑾热油下锅,倒入一早备好的肉丁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芋泥同炒。
炒得热火朝天之际,厉回来了。沈怀瑾没空回头打招呼,只高声道:快洗洗手,跟我过来一起做菜。
哎!身后传来一声应答。不久后,厉走到他身边,按沈怀瑾的指示做起白灼绿叶草来。
↑返回顶部↑
天气干旱,若不是溪流残存而他又可以借竹道灌水,这些水稻恐怕早已经蔫头蔫脑、濒临枯萎了。
到了晚间,沈怀瑾将竹道的路线一转,又朝向了毛豆地。
毛豆其实是耐旱的作物,最怕水涝,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它们又正处于不能缺水的鼓籽期,沈怀瑾还是会两天浇灌一次,在排水沟的辅助下既保证土壤不至于干旱,又不会导致毛豆根部多水。
仔细灌溉后,沈怀瑾将竹道挪回原位,冲净手脚打算制作晚饭。
天气如此燥热,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厉,都偏好吃得清淡一些。
沈怀瑾先拿白日里挤的兽奶冲了两份姜撞奶,提前隔碗浸在溪水中,作为今天的饭后甜点。
灶台前头堆着萝卜、绿叶草和一大条兽腿,都是部落分配好刚刚送过来的,此外还有些前一日吃剩下的芋头。
他看了两眼,便定下了晚上的菜色,打算做道芋头羹、萝卜炖骨汤和白灼绿叶草。
沈怀瑾取了把刚用上没两天的菜刀,利落地将兽腿的骨肉分离,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兽骨被砍成几段,炒至出香后与切块的萝卜一道入锅熬煮。
剩下的精肉一分为二,一部分剁成肉丁备用,一部分则留作他用。
他将带皮的芋头洗净,入锅隔水蒸,蒸熟的芋头用凉水一冲,然后趁热剥皮碾成芋泥,放在一旁。
沈怀瑾热油下锅,倒入一早备好的肉丁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芋泥同炒。
炒得热火朝天之际,厉回来了。沈怀瑾没空回头打招呼,只高声道:快洗洗手,跟我过来一起做菜。
哎!身后传来一声应答。不久后,厉走到他身边,按沈怀瑾的指示做起白灼绿叶草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