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 5)
更严重的是,母亲不能见到她,每回见到情绪就会失控。
于是,他们把关在了疗养院。
在她六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这份记忆她还是有的,只不过……根本不是什么生病死的,是自杀……
母亲每天都会藏一些医生送来的西药,直到那一天,她把那些药系数吞下,渐渐失去了意识……
难怪从那之后,父亲也不愿意再见她了。
父亲是个军人,在家的时间本就不多,六岁之后她几乎就没怎么见过他了。
她想,父亲一定是深爱着母亲的吧?所以才会那么讨厌她。
母亲去世之后他也一直都不愿再娶,直到她十岁那年,在外婆和奶奶他们的坚持下,他续弦了,娶的是小姨,无论有多么的不愿意,他都有着替吴家留后的责任,他们需要一个儿子,而他也很快就如了他们所愿。
弟弟出生的第二天,柳条湖附近的路轨被炸毁,日军认定是中国军队干的,炮轰了沈阳北大营,父亲赶往锦州增援。
这一次,他去了很多很多年。
小姨待她不算好但也不算坏,大部分时候她们是相敬如宾的,那几年说过的话加起来屈指可数。
她心里是明白的,小姨也是个可怜人,被传统观念捆绑着随波逐流,即便从来不被父亲所爱也得为他生儿育女、为他守着这个家。
去了学堂之后,她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愈发不能理解小姨这种心甘情愿耽误自己一生的行为。
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她更不愿成为“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她跟着同学一起去游行、呐喊,那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满腔热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能够救世的。
十六岁那年,她遇见了那个人。
↑返回顶部↑
于是,他们把关在了疗养院。
在她六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这份记忆她还是有的,只不过……根本不是什么生病死的,是自杀……
母亲每天都会藏一些医生送来的西药,直到那一天,她把那些药系数吞下,渐渐失去了意识……
难怪从那之后,父亲也不愿意再见她了。
父亲是个军人,在家的时间本就不多,六岁之后她几乎就没怎么见过他了。
她想,父亲一定是深爱着母亲的吧?所以才会那么讨厌她。
母亲去世之后他也一直都不愿再娶,直到她十岁那年,在外婆和奶奶他们的坚持下,他续弦了,娶的是小姨,无论有多么的不愿意,他都有着替吴家留后的责任,他们需要一个儿子,而他也很快就如了他们所愿。
弟弟出生的第二天,柳条湖附近的路轨被炸毁,日军认定是中国军队干的,炮轰了沈阳北大营,父亲赶往锦州增援。
这一次,他去了很多很多年。
小姨待她不算好但也不算坏,大部分时候她们是相敬如宾的,那几年说过的话加起来屈指可数。
她心里是明白的,小姨也是个可怜人,被传统观念捆绑着随波逐流,即便从来不被父亲所爱也得为他生儿育女、为他守着这个家。
去了学堂之后,她接受了很多新思想,愈发不能理解小姨这种心甘情愿耽误自己一生的行为。
她不想成为那样的人,她更不愿成为“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她跟着同学一起去游行、呐喊,那时候他们每个人都有着满腔热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能够救世的。
十六岁那年,她遇见了那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