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力度够了【求月票,求订阅】(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吃完饭之后,李卓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走的时候,张重送到了门口,还特意跟他说了工作的事情,“要是考虑好了,随时跟我说。”

  李卓郑重地点头,“好,不管怎么样,这两天我给你答复。”

  ……

  王克望之前想着,张重的《荷叶集》出来,肯定不会有人敢出来说什么,但是事实证明他想错了。

  就在《荷叶集》出来当天,就有两位跳了出来。

  一位是著名学者林艾,现任金陵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也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林艾有很多首作品曾经在《诗林》上发表,也是华夏诗坛的中坚力量。他是61年生人,曾经参加过已故诗人胡一多创办的月影社,所以他的文学主张受到月影社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遵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并且提倡格律诗。

  但是张重的这些诗,可以说几乎没有符合他文学主张的作品。

  比如说其中的《错误》和《断章》显然属于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没有追求严格的格律,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意。

  这种风格比较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倒是有点偏向象征诗派,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

  如果说这些东西只是让林艾有一点看不惯的话,那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能让这位老先生气得跳脚,并大叫道:这也算是诗?

  在他眼中,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确实不能算得上是一首诗,通篇意向不明,逻辑混乱,更不用说格律这种东西了,简直就没有。

  这大概就是一个脑子不清醒之人的呓语,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来就算是一首诗了。

  “我们在欣赏一篇作品的时候,应该先放下作者的身份,再从内心出发,看看是否能够从作品里面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一开始就把作者的身份高悬在天空,用仰望的视角去看,这样的结果肯定会有失偏颇……”

  林艾的言辞其实还算是中肯的,抛开他的立场来说,他讲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