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理怪圈(3 / 4)
仔细看了看合同,确认没什么漏洞之后,张重在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方兴凯不用签字,因为合同上带来之前就已经由主编签字了,他一个线上编辑,自然没有跟张重签合同的权利。
当张重签完字的那刻起,双方的合作就算是达成了。
合同签完,方兴凯的心情放松了很多,他问服务员要了杯咖啡,舒坦地跟张重聊着天。
从魔都坐车过来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他下了车又马不停蹄地赶过来,确实有些疲惫,不过之前精神都在紧绷着,现在才放松下来。
芃芃不知道爸爸刚才跟这位陌生的叔叔做了什么,她埋头对付着张重刚刚给她点的甜品。
“张先生现在是在家全职写作,还是另外有兼职么?”方兴凯喝了一口咖啡,笑着问道。
张重笑道,“我现在是全职奶爸,天天在家带孩子。”
“现在像你这样的男同志不多了,我儿子从小就是他妈妈在带,现在上小学了,我才偶尔教他写写作业。”说到孩子,方兴凯的眼神柔和了很多。
其实编辑的工作很繁忙,带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少,有时候晚上在书房工作到半夜,老婆孩子早就睡着了。
张重笑了笑没说话,他跟方兴凯还不算熟,没必要过多地聊家庭的事情。
方兴凯也注意到张重并不想聊孩子,就转移了话题,“您的《解忧杂货店》我又看了两遍,每遍都有新的收获,刨除书中所表达的温情,这本书在构思上也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有时候读着读着竟然有种推理小说的感觉。”
张重暗自点头,方兴凯的感觉当然没错,虽然说《解忧杂货店》是一本非典型东野圭吾式小说,但是书中的推理成分还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多线叙述也有弊端,现在的读者阅读习惯缺乏耐心,我一开始就怕这本书会不太有市场。”
“我看您多虑了,也对现在读者太缺乏信心了,虽然现在是快餐时代,但是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本好的作品,正如《解忧杂货店》一样,是值得读者静下心来仔细探索的。”
↑返回顶部↑
方兴凯不用签字,因为合同上带来之前就已经由主编签字了,他一个线上编辑,自然没有跟张重签合同的权利。
当张重签完字的那刻起,双方的合作就算是达成了。
合同签完,方兴凯的心情放松了很多,他问服务员要了杯咖啡,舒坦地跟张重聊着天。
从魔都坐车过来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他下了车又马不停蹄地赶过来,确实有些疲惫,不过之前精神都在紧绷着,现在才放松下来。
芃芃不知道爸爸刚才跟这位陌生的叔叔做了什么,她埋头对付着张重刚刚给她点的甜品。
“张先生现在是在家全职写作,还是另外有兼职么?”方兴凯喝了一口咖啡,笑着问道。
张重笑道,“我现在是全职奶爸,天天在家带孩子。”
“现在像你这样的男同志不多了,我儿子从小就是他妈妈在带,现在上小学了,我才偶尔教他写写作业。”说到孩子,方兴凯的眼神柔和了很多。
其实编辑的工作很繁忙,带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少,有时候晚上在书房工作到半夜,老婆孩子早就睡着了。
张重笑了笑没说话,他跟方兴凯还不算熟,没必要过多地聊家庭的事情。
方兴凯也注意到张重并不想聊孩子,就转移了话题,“您的《解忧杂货店》我又看了两遍,每遍都有新的收获,刨除书中所表达的温情,这本书在构思上也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有时候读着读着竟然有种推理小说的感觉。”
张重暗自点头,方兴凯的感觉当然没错,虽然说《解忧杂货店》是一本非典型东野圭吾式小说,但是书中的推理成分还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多线叙述也有弊端,现在的读者阅读习惯缺乏耐心,我一开始就怕这本书会不太有市场。”
“我看您多虑了,也对现在读者太缺乏信心了,虽然现在是快餐时代,但是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本好的作品,正如《解忧杂货店》一样,是值得读者静下心来仔细探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