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那就是欧阳辩!(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军中有折驹、种遏、鞠季阳、饶芝瑛、兰绍华、桑仲良等人主持整编,民政上有苏辙、郑雍、梁焘、林希、张璪、吴居厚等人协助,还有分散在陕西六路的嘉佑二年的同年以及央行系官员。

  嘉佑二年的同年以及央行系官员也有忠君爱国的,一开始被俘虏之后,还有些人寻死觅活的,但在苏辙等人去见面聊了之后,便也同意加入西夏了。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但欧阳辩提出的一点让他们信服,欧阳辩提出,这并非是异族入侵,而是中国内部的统一战争。

  这个看起来不重要,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外敌入侵,那就是国仇家恨,但如果是内部的统一战争,那这可是带着荣誉感的东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毕竟一个是汉奸,一个是民族英雄,这根本就不一样。

  嘉佑二年的同年以及央行系的官员在这几年大多都已经走上了重要岗位,有他们的支持,各州县在他们的主持下,基本是恢复了正常。

  前线的河中府在继续对峙,西北的大风雪是越来越大了,这对欧阳辩来说是比较符合心意的,因为他是需要时间好好地整理这些事情的,大雪逼迫双方不得不暂时停止军事活动,也给双方喘息的机会。

  欧阳辩在整理内政,而宋朝内部在争论大战略的同时,也开始在内部搞整肃活动。

  西夏内部的情况,不可能完全封锁的,嘉佑二年榜的进士们,比如苏辙、章惇、王韶等人在西夏身居高位,掌控着军政财政,可以说,西夏已经是这帮人的统治之下了,而陕西六路的嘉佑二年的进士们,估计也都已经归降了。

  还有种家、折家、狄家的身影也在其中隐约可见,这让赵宋朝廷非常紧张。

  赵顼一日三惊,他现在看到嘉佑二年进士榜的官员,总是觉得他们有可能会随时投了西夏,因此,曾布也甚至被受了冷落。

  赵顼将蔡确提为参知政事,将蔡京举为翰林学士,双蔡形成了对曾布的制衡。

  至于御史中丞苏轼,被找了一个由头打发到了州县上去了,吕惠卿等人则是被调到了一些不起眼的岗位上去了。

  种家在河东军的将领,纷纷被解除了职务,换上了与种家、折家、狄家没有关系的将领上去,军队来了一波大换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