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以夷制夷(6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他们人口锐减的同时,是一个个新的贸易站在境内建立。

  一批批新的大明移民到达。

  南洋公司的确垄断南洋贸易,可大明商人到南洋属国的地盘上搞内陆贸易是不归南洋公司管。

  南洋公司只管出海的。

  从陆路,内河水运,包括香料岛的内陆种植园,收购采集,这些南洋公司是无权干涉,南洋公司只管在港口向外的。

  那么从伊洛瓦底江南下的,从红河到下游的,从湄公河南下的,甚至走陆路商道的,一样有大量商人在涌入中南半岛。他们有身为大明编户的治外法权,那些藩属国王,土司,都无权管他们,就算犯法也只能移交皇帝派到这些国王那里的长史……

  相当于副王。

  既然是大明藩属国王,当然要按照藩属国王的标准。

  大明藩王都有长史的。

  同样土司手下也有大明皇帝派出的同知,过去也是土官,但现在改成流官了。

  这些王长史,土司同知们,都是直属各地布政使的,而大明正式编户齐民的臣民,在藩属国和土司辖区犯了罪只有他们能处理,基本上就相当于治外法权了。

  有这有利条件,就那些奸商们会做什么就不用说了。

  一边是不断被皇帝雇佣,扔各处战场消耗的青壮,一边是大批大明商人不断涌入,接收那些阵亡在各地的土兵女人。国王和土司们拿着皇帝赏赐的银子醉生梦死,给皇帝当兵抢了地盘的土兵也不会回去了,毕竟回去他们是最底层,但在皇帝赏赐的土地上他们就是统治者。

  那为什么要回去?

  在棉兰老岛讨伐马京达瑙苏丹的土兵里面,一多半在战后选择留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