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以夷制夷(2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棉兰老那个环境给火绳枪也没什么用,天天下雨,给燧发枪都撑不住何况火绳枪,倒是钢片弩属于好东西,再加上长矛砍刀盾牌,反正铠甲也没用,他们那环境穿铠甲出太阳后相当于移动的煎锅。

  总之一万饿狼般的土兵被南洋公司海运过去。

  水师负责海上封锁。

  剩下就是让这些饿狼和那些苏丹的手下互相放血了。

  连将领都是土人。

  最终李春烨用一年时间轻松完成对这场反抗的镇压,库德拉特逃到山林深处打游击去了,拉瑙苏丹被抓后押到广州凌迟处死,苏禄苏丹中途倒戈加入对马京达瑙的进攻,所以将功折罪得到赦免。这场战争造成棉兰老岛,苏禄群岛,宿务岛等菲律宾群岛南部各岛死亡超过二十万,参与作战的土兵因为作战有功,基本被赏赐了当地土地。然后这些为大明而战的土兵就像跟着英国人进缅甸的那些仆从一样,在这些地方扎根,搂着自己抢到的女人,在大明皇帝赏赐的土地上世代为大明镇守。

  而且忠心耿耿。

  这一点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以夷制夷的成功,让皇帝陛下对这种低成本统治方式信心倍增。

  真的成本极低。

  军饷只有御营的三分之一,装备连御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毕竟御营的火枪,板甲都是好的,尤其是配备大量火炮火箭,但土兵基本上就是白板状态,御营还得功劳奖励,土兵全靠抢,最多有功给封地,可封地本来也都是抢的。

  成本为零啊!

  死了的也不需要抚恤。

  出来时候都给安家费,安家费就相当于卖命了。

  所以紧接着他就在南洋再次招募大批土兵,这次还是在南洋佛教徒里面招募,一口气招募三万,然后同样一人发身廉价装备,把他们直接海运到了吉大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