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波澜壮阔的改变(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爆炸性的消息让人们再回头看宁为在接受央媒采访说的那句话,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本以为说“明年的诺贝尔奖自家旗下基础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包了”多少有些不尊重诺贝尔奖,不尊重物理学术界,太过狂傲,现在看来其实还是谦虚了

  当然在这个自媒体横行的时代,即便是科学,也能演变成一场所有人都能参与的狂欢。上一次宁氏理论被证明的时候虽然已经热闹过一次了,但那次的反响显然没有此刻这么激烈,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资本的博弈。

  这也让无数自媒体人开始有疯狂的趋势

  “爱因斯坦被华夏天才啪啪打脸,最新研究显示光速无法超越是谬论!”

  “物理学界的基石被动摇,超光速已经不再是科幻命题!”

  “相对论的神话破灭,华夏科学家让宇宙变得渺小!”

  “地球村?不,是宇宙村!超光速将让人类文明何去何从?”

  在自媒体集体大脑发热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正儿八经的科普学者什么事儿了。但这其实也不能怪那些孜孜不倦为民众进行科普的学者们不够给力,因为双方的竞争从来不在一个对等的层面上。

  自媒体不需要去读论文,不需要去研究那些高深的理论,只需要负责用文字来输出情绪,自然能第一时间抓住热点就够了。但科普就不一样了,要跟大众讲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首先得明白论文讲述的是个什么事情,其科学原理是怎么样的

  碰到一些简单的论文还好一点,很快就能读完并理解。但遇到复杂的论文,并没有参与研究的人想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就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自然需要时间去了解其中的概念。而且正经科普创作者的账号要养起来可不像自媒体那么容易,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跟精力。

  所以正经的科普创作者远比一般的自媒体人更在乎羽毛。

  更可怕的是,这些科普创作者的读者要求也远比普通人更高,不少读者是真的会逐字逐句的去挑出这些科普创作者的错处,然后逐条批判。

  偏偏网络时代的节奏从来都是极快的。

  慢了一点,可能下一波热点又来了,所以对于许多科普创作者来说,他们是真的得想尽办法去追着热点科普,这次同样不例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