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见略同(2 / 4)
而就是这么通篇扫下来,他已经非常确定了,这一本装订整齐的太祖手札,那就是皇帝和老功臣的吃喝玩乐日记,大概在历史人物研究时有相应价值,至于对当今皇帝当前苦恼的事情,那是一丝一毫的助益都没有。
然而,这一本太祖手札看到最后,对照自己从密匣中得到的那一份太祖手札,张寿却渐渐发现了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这其中英语的比重稍大,中式英语以及自造语法的比重较小,当然语法错误和句式颠倒这种反而相当常见。
很多已经不记得怎么拼写的词,某位太祖也没费神,直接全都用圆圈代替了,而不像在那份太祖手札里,常常用拼音来指代,就和小学生写作文似的。如果他想得没错,密匣中的东西,是太祖真正的秘密,至于古今通集库里的这些……估计大多是这些闲得蛋疼的东西。
可人也不想想,闲得蛋疼的东西一旦破译出来,届时九章堂那牌匾中的密匣再成功面世,两相对照,人们至少也能看懂一大半吧?
话说前时太祖手札口口声声提到的什么论文和参考书之类的,他压根没在密匣中找到啊!
而张寿那恰如其分的迷惑和苦恼表情,梁九城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眼看四皇子直接扑上去问老师看得如何,张寿则是在那苦笑摇头,三皇子满脸失望,他就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郑重其事地把大部头重新收好,爬上梯子摆回原位。
张寿看着人那真正如同朝圣一般的动作,虽然看不清那第三层书架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但有一件事他很确定,那就是上头绝对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浮灰。
如果这古今通集库中其他书架也都是这一尘不染的光景,那他无话可说。
但如果仅仅是太祖手札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即便是他这样的外人,要在这里把太祖手札找出来,不是大海捞针,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而四皇子对张寿“毫无所得”并不意外,随着第一处的手札翻完,他故意拖着三皇子落在后头,边走边嘀嘀咕咕地说:“父皇昨天晚上还那么煞有介事,可看梁公公那熟练的样子,这些太祖手札放在哪儿,他肯定一清二楚。既然如此,还要我们记下干什么?”
三皇子还没来得及回答,前头十几步之外的梁九城却仿佛千里耳一般,头也不回地说道:“四皇子,奴婢在这古今通集库里做了几十年的事情,从最初的打扫书架,到后来的整理藏书。这里虽说有浩若烟海的书,但每一本书的位置,都在奴婢的心里记着。”
“毕竟,这里又没存着那足以填满一座藏书楼的四库全书,主要都是宋时的珍本孤本,以及元大都之前存留下来的典籍,也就是几千种而已。”
四皇子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既是因为距离这么远他用极低的声音说话,结果居然被梁九城听见,也是因为梁九城竟然号称能把这所有书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一直都被张寿当成熊孩子一号的他哪里还顾得上此时是有正事,东张张西望望,突然冲到一个书架旁边,撅着屁股在最底下费劲地抱出一部书,一看封皮,他再眼睛滴溜溜乱转四面一看,就捕捉到了昨天晚上因为灯火昏暗而没注意到的细节。
敢情这书架的角落,都刻着天干地支和层数作为区分!
↑返回顶部↑
然而,这一本太祖手札看到最后,对照自己从密匣中得到的那一份太祖手札,张寿却渐渐发现了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这其中英语的比重稍大,中式英语以及自造语法的比重较小,当然语法错误和句式颠倒这种反而相当常见。
很多已经不记得怎么拼写的词,某位太祖也没费神,直接全都用圆圈代替了,而不像在那份太祖手札里,常常用拼音来指代,就和小学生写作文似的。如果他想得没错,密匣中的东西,是太祖真正的秘密,至于古今通集库里的这些……估计大多是这些闲得蛋疼的东西。
可人也不想想,闲得蛋疼的东西一旦破译出来,届时九章堂那牌匾中的密匣再成功面世,两相对照,人们至少也能看懂一大半吧?
话说前时太祖手札口口声声提到的什么论文和参考书之类的,他压根没在密匣中找到啊!
而张寿那恰如其分的迷惑和苦恼表情,梁九城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眼看四皇子直接扑上去问老师看得如何,张寿则是在那苦笑摇头,三皇子满脸失望,他就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郑重其事地把大部头重新收好,爬上梯子摆回原位。
张寿看着人那真正如同朝圣一般的动作,虽然看不清那第三层书架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但有一件事他很确定,那就是上头绝对不可能有一丝一毫的浮灰。
如果这古今通集库中其他书架也都是这一尘不染的光景,那他无话可说。
但如果仅仅是太祖手札有这样的待遇,那么,即便是他这样的外人,要在这里把太祖手札找出来,不是大海捞针,仅仅是个时间问题。
而四皇子对张寿“毫无所得”并不意外,随着第一处的手札翻完,他故意拖着三皇子落在后头,边走边嘀嘀咕咕地说:“父皇昨天晚上还那么煞有介事,可看梁公公那熟练的样子,这些太祖手札放在哪儿,他肯定一清二楚。既然如此,还要我们记下干什么?”
三皇子还没来得及回答,前头十几步之外的梁九城却仿佛千里耳一般,头也不回地说道:“四皇子,奴婢在这古今通集库里做了几十年的事情,从最初的打扫书架,到后来的整理藏书。这里虽说有浩若烟海的书,但每一本书的位置,都在奴婢的心里记着。”
“毕竟,这里又没存着那足以填满一座藏书楼的四库全书,主要都是宋时的珍本孤本,以及元大都之前存留下来的典籍,也就是几千种而已。”
四皇子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既是因为距离这么远他用极低的声音说话,结果居然被梁九城听见,也是因为梁九城竟然号称能把这所有书的位置都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一直都被张寿当成熊孩子一号的他哪里还顾得上此时是有正事,东张张西望望,突然冲到一个书架旁边,撅着屁股在最底下费劲地抱出一部书,一看封皮,他再眼睛滴溜溜乱转四面一看,就捕捉到了昨天晚上因为灯火昏暗而没注意到的细节。
敢情这书架的角落,都刻着天干地支和层数作为区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