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敏笑道:“老爷放心罢,这其中的厉害我还能不晓得。”

  却说贾母收了林家的年礼,心中一宽,显然贾敏并未记恨自己,反倒是自己没回信,不由得有些惭愧,又看了贾敏的书信,不禁一叹,未曾言语,既已打算送元春进宫,便是此时反悔又如何?已经送礼往各处了,何况自己做不得贾政的主。

  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春既不许婚,而是进宫,自然由贾政做主,贾母即使是宝塔尖儿,也不能不顾儿子的意愿。宫里如何,贾母亦知,但是元春才貌双全,未必不能博一场富贵,何况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谁不说她是极有造化的人,说不得她的福分就应在了宫里,若能得到太子的青睐,就更好了。

  贾母看着元春,心里十分满意,觉得她模样儿比太子妃还强些,又正当妙龄,而太子妃已经三十岁了,只比贾敏小几岁,进了东宫,元春未必不能得太子之意。

  贾母叹了一口气,进宫做了女官,未必能进东宫,太子如今和他们也不是如何亲近,她原本想着让元春得皇后之意,许给七皇子也好,她比七皇子年纪略小些,七皇子如今尚未大婚,偏生七皇子今年被圣人训斥了一顿,倒觉不好了。

  贾母柔声道:“元丫头,你别怨你老爷太太,他们也是为了咱们家好。”

  元春替贾母念信,贾母上了年纪,不戴眼镜时,很有些信件都是元春替她念的。见贾敏信中如此言语,元春心中不禁暗暗感激,她并不想离开父母,待选宫中,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深宫呢?只不过父母所愿,她无可奈何,只能好好学规矩,明年进宫。听了贾母的话,元春低头道:“老祖宗放心,孙女明白,哪里能怨老爷太太呢。”

  贾母叹道:“我原想着俞家和你姑妈那样好,从俞家托太子妃照应你,选你进东宫做女史便好了,谁承想俞家老夫人竟南下了,咱们此时不好进宫去托太子妃,后宫里做主的毕竟是皇后娘娘。明年你进了宫,只有皇后娘娘跟前方有女官服侍,你到了皇后娘娘跟前,好生服侍皇后娘娘,讨得皇后娘娘的欢喜,说不准就许你一个终身了。”

  元春轻声答应了,虽然进宫非她所愿,但是她本是有抱负的人,人人都知道太子极得圣人之心,若能得到太子的喜爱,哪怕此时无名无分,将来必定有一个封号。只是她进宫为的是选女史,少不得要在皇后娘娘跟前服侍几年了。

  从贾母房中出来,元春踱步进园,但见四面银装素裹,唯有一点红梅鲜艳如脂,顿时看得呆住了,进宫以后,是否还能看到红梅如昔?

  正凝思间,忽见贾琏从东边走过来了,身后三个婆子各自捧着一个花瓶。

  东院的花园子和荣国府的花园子其实是相通的,只不过贾赦另外开了黑油大门,经常都是从荣国府出去,再进东院,鲜少从花园进出,因此元春见到贾琏,略有几分诧异,忙上前屈膝行礼,道:“琏二哥哥好,这是做什么?”

  元春今日穿着银红灰鼠皮袄,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底下系着一条翡翠撒花裙,外面又裹着一件石青刻丝紫貂皮里的斗篷,戴着观音兜。面若银盆,眼如水波,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站在雪地上亭亭玉立,竟比红梅更觉鲜艳妩媚。

  贾琏猛地见到她,顿时一怔,不禁笑道:“唬了我一跳,原来是大妹妹。我来折两枝梅花回去,大妹妹从哪里来?”

  论起讨人欢喜的本事,贾琏再精通不过了,何况他满心都是已定亲的陈小姐,或是一花,或是一草,或是一碟点心,一盘鲜果,他都记得打发人送到陈家,曾经还自画肖像一幅,送到了陈家小姐跟前,陈家虽对贾家行事大不以为然,但是对贾琏却愈加满意,陈家两位公子还常约贾琏出去吃酒,谈论诗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