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决不退让(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本大臣还有一事要与贵大使作私下沟通。”

  “请讲,根据我们掌握地情报,日本方面有极大可能要依据‘英日同盟’来对德国表示敌对,同时将会将战争地矛头首先对准青岛……”

  “这个……”辛慈语塞,虽然他也设想过这种可能性,但梁敦彦这么确凿地讲出来,似乎太过于肯定了。

  “谢谢贵大臣的提醒,鄙国政府与日本政府亦有很长时间地友好交往,想来……”

  梁敦彦心想,20年前德法俄三国压迫日本还辽,这仇早~下了,现在有这么好的趁火打劫机会,岂能不动心。友好云云,原本不过是一个

  了。

  “不管日本政府如何表态,帝国政府只有三个表态,第一,严守中立,禁止任何参战国以中国领土、领水为基地发起对其他国家的进攻;第二,遵守已经达成的合约,比如双皇债券,鄙国会按时归还利息;第三,捍卫自己的领土,不管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侵犯帝国主权,帝国政府绝不坐视不理!”

  掷地有声的话语刊登在《帝国日报》之上,引起一片叫好声,亦引来野心国的注意……

  日本国内。

  在英德相互宣战后,元老井上馨公爵兴高采烈,在写给山县有朋和大重信的信中不无得意地说:“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国运的天佑……大正新政的发展,将为日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之度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立即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

  而焦头烂额的大不列颠、习惯于遥控指挥地伦敦外交部依据“英日同盟”向东京方面发出照会,一个被朱尔典斥之为“昏庸、混蛋的照会”,要求日本方面参加协约国集团。

  时任首相的山本权兵卫是海军派,也是不折不扣的“英美派”,欧战的爆发同样让其喜出望外,甚至一反外交文件全部送给元老过目的惯例。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站在英国一边参加战争。若不是代表长州派的陆相悄悄通知了山县有朋,元老们几乎被蒙在鼓里。为了挽回局面,9晚上。正义和西园寺公望三大元老亲自出席内阁会议,商讨对德政策。山县有朋从陆军既有感情出发,极力强调德国是日本的“友好国家”主张慎重考虑对德宣战事宜,遭到外相加藤高明地公开反对。双方剑拔弩张,几乎闹翻。

  由于西园寺公望也代表了亲英美的势力,因此对加藤高明等人的意见实质上是赞同的,只是为了元老地“颜面”。假装训斥内阁成员几句“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空话。山本权兵卫心知肚明,一直任由加藤高明与山县等人争执,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愿。气得山县有朋大骂加藤高明“简直就是英国人!”

  但日本两派之间的分歧毕竟只是侵略目标地分歧。不影响他们在对外侵略扩展上的一致。为了照顾长州派的利益。也为了显示萨摩派的目标取向。最终内阁和元老达成一致意见:日本对德宣战,但目标仅限于青岛和太平洋德属诸岛。事实上不介入欧洲战局;青岛方面由陆海军配合攻略,太平洋诸岛由海军全权负责。当然,陆军也得到了他们想要地补偿,在未4内,陆军将扩编4个常备师团

  在这样的风云变幻中,日本内部最后战胜了反对对德宣战的少数派。于8月17发表对德最后通,要求日本和中国水域中地一切德国军舰和武装船只完全解除武装,并在9月15前将胶州湾租借地移交日本,由日本在战后“移交”给中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