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革新兵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卑职以为,此枪名轻机枪最为恰当。虽然射程和精度不如步枪,火力和持久性不如重机枪,但也有独到之处——轻便。特别是用于阵地进攻之时,此枪能跟随部队一体快速行军、甚至可用于冲锋而无笨拙之感,有其一席之地。按照卑职的设想,倘若每个步兵班配套一挺,则作战能力将大幅度提升。”

  载涛说:“骑兵原本携带重机枪殊为不便,现在有了如此利器,骑兵也能有连续火力压制,岂不美哉?”涛贝勒最好马术,念念不忘他的宝贝骑兵。

  其他几位略一思索后也同样是这番见识,禁卫军参谋长蒋方震说:“卑职以为,如果此兵器正式列装,则步兵小集群战术将大有改良。”

  一番计较之后,生产轻机枪的决策便火热出炉了,虽然杨文恺不清楚整个决策过程,但最后的结果让他喜出望外:

  第一,此型机枪暂定为三年式轻机枪,由国防部、禁卫军会同汉阳厂共同试制、定型;

  第二,杨文恺赏银1000元,擢升一制有功地工匠由杨负责保荐,每人赏银300,晋升一级饷银;

  第三,试制成功后由汉阳厂大规模制造,维新三年生产量不少于30挺,往后逐年增加,三年后每年产量不少于

  第四,所需人员、机器、经费、场地一并奏明,列入国防大

  费开支……

  好家伙,速度之快堪称雷厉风行,快得连杨文恺自己都没有想到,等他拿到敕令的时候,还在当场愣了好一阵子,惹得孙传芳取笑他:“恺兄,你不会兴奋地晕过去吧?”

  “哈哈哈哈!”

  当然,还有些内幕是杨文恺所不知道的。三年式轻机枪之所以这么快就能立项,固然是杨文恺仿造的比较出色,但更重要的是禁卫军一批参谋人员已经通过武昌评判的经历建议加强部队的编成,除轻机枪外,迫击炮因为在平定张勋作乱中表现出来的惊人能力,亦被正式列装,成为连级压制火力地主要依托。

  除了军事考虑外,政治因素亦不可小觑。这一次军工布局大调整,虽然通盘而言有益于帝国地整体利益,特别是将制枪炮的企业和制弹药的企业从物理空间上隔开,大大降低了一旦爆发叛乱所造成地风险。这几处兵工厂即使为叛军所占据,要么有枪无弹,要么有弹无枪,绝不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危害。但布局的调整特别是大批冗官的削减必然会造成既得利益者的反抗,铁良原本有些挠头,但杨文恺这事一来,他就找到了下手的契机。

  阻塞言路、隔绝进步、藐视国防、门户之见……一顶顶大帽子因为杨文恺试制机枪的遭遇而有了落脚点,铁良当时就说:“真是天助我也,如此则清洗有名矣!”

  所以,杨文恺受到的奖励、表彰、重视愈充分,清洗汉阳厂的力度就更大,而一旦汉阳厂的清洗完成,再整顿江南制造局、德州兵工厂就要相对容易地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