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四. 宣传才是硬道理(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以后就不同了。唐书既然出现在了这个世界,自然要改变这样的场面,拥有着先进的技术,以及很是犯规的手段,唐书很有把握改变这样的情形,不说别的,如今大汉治下,民众们生活已经稳定了下来。起码能够吃饱穿暖,这对于在乱世求存的民众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并且为此感激涕零的了。

  随着唐书部署的各项规划和发展实施下去,相信民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绝对会超越以往所谓的盛世的。这就是唐书的信心了,由更先进技术以及神座带来的信心。所以唐书一直都坚信着自己肯定能够成功,如果有着这样的条件依然不能成功的话,只能说唐书的智商连猪都不如。

  不过让民众过上好的生活是朝廷的义务,但也并不是就不需要毫无节制了,

  民众可以生活的不错,甚至是美好,但不能太过,因为人心不足。太过优渥的生活只会让人丧失进取的动力,并且渐渐忘记感恩,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压力,要深刻的宣传教育,通过对外国境遇的介绍等等,让民众知道感恩,知道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让他们知道支持国家,更加努力的奋斗。所以说,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宣传工作也不是问题,也不看看唐大少爷从什么地方来的,哪怕是如今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唐书都已经开始筹备各种宣传工作了。大汉歌舞团、大汉戏剧团都是为此而生的,可不只是唐大少爷色心蔓延用来筛选女子的特殊途径。除此之外,大汉公报也在唐书心中开始了规划。

  除此之外推及教育,在教育之前,各种面对着大众的时事宣讲员。乃至类似评书之类的说书人都在唐书考虑之中,所以说对于宣传。唐书可是分外尽心的,因为他非常明白笔杆子的厉害!

  好吧,唐大少爷都想到了这里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未雨绸缪就可以形容的了,如今大汉还只是偏居一隅,他却已经将统一之后迅速发展的时候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考虑了。哎,这时候李渊,李密,杜伏威等人在唐书心中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啊。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是唐书大意骄傲,而只是单纯的自信罢了。

  一路前行,唐书脑子中各种思绪闪过,太过聪明或者说头脑太过强大就有着这样的好处,一心多用,而且还不会耽搁正事。随着进入了荥阳郡,人气迅速的鼎盛起来,自从李密进入瓦岗军之后,接连击败隋军,他本人以及瓦岗的声势大涨,到了如今,更是被视为天下头号义军,以及最为有希望夺取天下的人物。

  由此一来,众多活不下去的民众纷纷投奔瓦岗,给瓦岗带来了更大的声威,也使得瓦岗军附近聚集了大量的民众,虽然因为人口的增多,以及粮食的稀少,使得大部分人只是勉强生存,但民众们已经满足了,并且随着李密接连打下粮仓放粮,让民众的生活也好了很多。

  这样的消息传播出去,也吸引了更多的民众投奔瓦岗,正是因为这样的手段,使得瓦岗军的声望越来越高。却也将瓦岗军拖入了紧迫的局面,必须要发展养活众多的民众,不然瓦岗的声望就会受损。当然,这样的压力瓦岗军诸如李密等人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对自身有很大的自信哪,事实也证明了李密确实很有能力。

  正值初冬,过了农忙时分,除了被瓦岗军集结起来进行训练的人员之外,更多的民众还都在家中享受着难得的平和安静,不过最近瓦岗军诸多军队的调动,以及谣言的传播,也让民众们略微有些担忧,却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什么瞿让和李密相争,对他们而言绝对没有填饱肚子家小平安来的重要。

  而且更多的民众还是支持李密的,毕竟是李密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生活,至于大龙头瞿让,在更多的民众心目中存在感其实很低微的。在李密等人看来,民众这样的想法无疑就是民心可用,更让李密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病一山不容二虎,李密也不能容忍上头还有着一个太上皇了。

  李密很有野心抱负,为了实现他的野心,为了整合全部的力量,瞿让就是绊脚石,偏偏对李密而言,瞿让很是没有自觉,这就让李密有些不能容忍了,虽然李密声望高绝,但是在别人眼中他还只是瓦岗军的二号人物,这样地位的不平等确实是个麻烦,和其他势力的接触也是尴尬,

  所以不管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自己的名望地位,瞿让这块绊脚石终究是要消失。而瞿让很没有自觉,没有多少能力不说。在这样的大势之下依然不知退让,李密只能决定动手了。虽然他也知道这样以下犯上称得上忤逆不道,哪怕他的理由再怎么充分,再怎么的以大义给借口,也会损伤他的威望。

  但这却是势在必行的事情,除非李密不在想着统一天下,或者愿意支持瞿让当皇帝,但是哪怕他愿意,却也不见得能够成功啊。李密作为首领和瞿让作为首领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