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胞(2 / 6)
腊戍虽然是中缅陆上交通和贸易的中枢,但人口其实并不太多,只有区区十几万人,如此一来,当兵也就不可能多了。唐宋暗自统计了一下,那个军营只有两千多人,如果没有其他隐藏势力的话,这应该就是腊戍势力的全部力量了。以两千多人的兵力来保护一个人口并不多但利益十足的城市,在缅甸这种地方似乎很难做到。但别忘了,他们是华人,在百公里之外就是中国打大地,就算有人眼馋腊戍的利益好处,但也要有那个胆子来抢才行。
实际上,就算那四大特区,要不是他们都是华人或是华人少数民族,根本就没有成为特区的可能。当初中方将果敢这样历史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地方划给了缅甸,怎么说也要给点面子不是?让果敢成为特区,那自然是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毕竟,那地方从古至今生活着的都是中国人,只有近百年来才几度易手,最后名义上居然还属于缅甸了……嘿,记得久远之前,就是缅甸很大一部分也是中国领土,至少,也是中国的附属国,要岁岁来朝的。
如此,两千多人能守住腊戍这块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这两千多人非但承担着守卫腊戍的责任,还进行着行政,治安面交通,经济等等诸多管理功能。就跟以前那些势力一样,这就是个军阀专治势力,谁的话也不听。
只可惜,今天他们碰上了硬茬。
有华人的地方就是亲切点,便是打的都方便了些,大家都说中国话,千里之外闻乡音,除了这块地方,哪儿都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要是放在其他地方,未必有出租车敢开到军营左近,但在这儿就有些不一样了。如果说唐宋是缅甸人,那司机可能还要考虑考虑,但谁让唐宋的国语那么好的,自然没人相信这个年轻的家伙是来找麻烦的。如此,一个不可测的杀神级别的人物,便被热络的司机给带到了军营——既然这小家伙跟军队有点关系,他还想着混熟些以后是不是能沾点光呢。却不料,事实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
当然了,就算他不载唐宋,那也丝毫改变不了事实就是了,最多也也就是唐宋浪费点时间,坐十一路车来……
还没到军营,唐宋诚服或死亡的通知书已经送到了军营里面。
在找到这两千多人的最高领导后,唐宋二话每说便告诉那位自己来了。
这跟唐宋的既定计划有些不符,他在泰国跟诸女商量的时候,可是说过不管什么势力,没那个闲心慢慢打交道,全部先将大佬们催眠清洗了再说,但这儿终究是华人势力,可以不给别人面子,但自己的同胞还是要给点优待的,所以,唐宋通知到位,让他自己选。如果他的选择还可以的话,那倒是不必再催眠了,待遇跟之前掸邦的那些大佬一样,比如昂基又或是德钦——修改一个人的思想确实有些损阴德啊,如非必要,唐宋也不想将这样的手段用在自己人身上。
那位名叫张山的大佬正在军营里召集一干手下开会,耳边忽然传来如此言语,顿时便是一怔,然后脸色就变了,呐呐地正准备说话,耳边又传来唐宋的声音:
“张将军如果有意思的话,那就无需说出来,只要派个人到军营门口接我就是了。呵呵,同为华人,相互之间总要给点面子不是?如果宣扬出来,我估计张将军以后在这块地方就难以立足了。其实,我也不想要从腊戍获得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只要一点名声就行了,呵呵,我相信将军不会让我失望吧?”
这年头,将军一词就跟战国时代日本的国王一样不值钱啊,随便一点手下,也敢叫自己为将军。不过,既然那么多手下都如此很恭敬地称呼张山,唐宋也只好入乡随俗不是?
不要实际上的利益?本来心情还有些灰暗的张山心中顿时一宽,他自然知道唐宋所说的那点名声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要他诚服罢了,在必要的时候发表申明,承认并接受唐宋或是缅甸中央军政府的领导。虽然这种申明对每一个军阀来说都有极大的伤害,因为有了这样的申明,以后万一出现什么变故,上面要夺权,那他们就再不可能站在正义的立场了,便是连鼓动士兵造反都比较困难——毕竟,不是那么多人都想做叛国贼的。
不过,这对张山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又没想着造反,只想着能护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何况,他不是不知道唐宋的强势,如果连这样的要求都不答应,那等待自己的下场便可想而知了,掸邦的那些军阀头目结局,便是自己今天的写照。而现在,只是牺牲一点虚名,一起还能照旧,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返回顶部↑
实际上,就算那四大特区,要不是他们都是华人或是华人少数民族,根本就没有成为特区的可能。当初中方将果敢这样历史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地方划给了缅甸,怎么说也要给点面子不是?让果敢成为特区,那自然是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毕竟,那地方从古至今生活着的都是中国人,只有近百年来才几度易手,最后名义上居然还属于缅甸了……嘿,记得久远之前,就是缅甸很大一部分也是中国领土,至少,也是中国的附属国,要岁岁来朝的。
如此,两千多人能守住腊戍这块地方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这两千多人非但承担着守卫腊戍的责任,还进行着行政,治安面交通,经济等等诸多管理功能。就跟以前那些势力一样,这就是个军阀专治势力,谁的话也不听。
只可惜,今天他们碰上了硬茬。
有华人的地方就是亲切点,便是打的都方便了些,大家都说中国话,千里之外闻乡音,除了这块地方,哪儿都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要是放在其他地方,未必有出租车敢开到军营左近,但在这儿就有些不一样了。如果说唐宋是缅甸人,那司机可能还要考虑考虑,但谁让唐宋的国语那么好的,自然没人相信这个年轻的家伙是来找麻烦的。如此,一个不可测的杀神级别的人物,便被热络的司机给带到了军营——既然这小家伙跟军队有点关系,他还想着混熟些以后是不是能沾点光呢。却不料,事实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样。
当然了,就算他不载唐宋,那也丝毫改变不了事实就是了,最多也也就是唐宋浪费点时间,坐十一路车来……
还没到军营,唐宋诚服或死亡的通知书已经送到了军营里面。
在找到这两千多人的最高领导后,唐宋二话每说便告诉那位自己来了。
这跟唐宋的既定计划有些不符,他在泰国跟诸女商量的时候,可是说过不管什么势力,没那个闲心慢慢打交道,全部先将大佬们催眠清洗了再说,但这儿终究是华人势力,可以不给别人面子,但自己的同胞还是要给点优待的,所以,唐宋通知到位,让他自己选。如果他的选择还可以的话,那倒是不必再催眠了,待遇跟之前掸邦的那些大佬一样,比如昂基又或是德钦——修改一个人的思想确实有些损阴德啊,如非必要,唐宋也不想将这样的手段用在自己人身上。
那位名叫张山的大佬正在军营里召集一干手下开会,耳边忽然传来如此言语,顿时便是一怔,然后脸色就变了,呐呐地正准备说话,耳边又传来唐宋的声音:
“张将军如果有意思的话,那就无需说出来,只要派个人到军营门口接我就是了。呵呵,同为华人,相互之间总要给点面子不是?如果宣扬出来,我估计张将军以后在这块地方就难以立足了。其实,我也不想要从腊戍获得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只要一点名声就行了,呵呵,我相信将军不会让我失望吧?”
这年头,将军一词就跟战国时代日本的国王一样不值钱啊,随便一点手下,也敢叫自己为将军。不过,既然那么多手下都如此很恭敬地称呼张山,唐宋也只好入乡随俗不是?
不要实际上的利益?本来心情还有些灰暗的张山心中顿时一宽,他自然知道唐宋所说的那点名声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要他诚服罢了,在必要的时候发表申明,承认并接受唐宋或是缅甸中央军政府的领导。虽然这种申明对每一个军阀来说都有极大的伤害,因为有了这样的申明,以后万一出现什么变故,上面要夺权,那他们就再不可能站在正义的立场了,便是连鼓动士兵造反都比较困难——毕竟,不是那么多人都想做叛国贼的。
不过,这对张山来说已经足够了,他又没想着造反,只想着能护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足够了。何况,他不是不知道唐宋的强势,如果连这样的要求都不答应,那等待自己的下场便可想而知了,掸邦的那些军阀头目结局,便是自己今天的写照。而现在,只是牺牲一点虚名,一起还能照旧,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