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鲁肃(2 / 4)
孙权决定坐山观虎斗,蒋干应邀而来与孙权谈判,而鲁肃带着人马驻扎在柴桑,因为甘宁江心洲失守,江东士气受到了影响,而鲁肃担心叫嚣着要夺回江心洲的吕蒙一时冲动又中了文聘的圈套,连带着破坏了孙权的计划,压制着他不让他出兵。吕蒙心情很不爽,他一心想夺回江心洲不仅是要为甘宁挽回面子,更是要取得一场胜利来挽回他在庐江的大败。因此对鲁肃的压制他很是不满,私下里向孙权汇报说鲁肃怯懦不前,贻误战机。鲁肃对孙权还是有信心的,相信他应该能分辨出这其中的真假,因此也没有作出什么反应,一门心思的准备,只等孙权的命令一到,他就出兵夺回江心洲,或者从江夏郡直奔长沙,援救张飞,重创曹军,捡个大便宜。
“命令没等着,等到了他的书信,是吧?”周瑜冷不丁的插了一句嘴,唇角一丝落寞的讥笑。
鲁肃愕然,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周瑜,忽然明白了什么,他呲着牙想笑一声,却没有笑出声来:“不错,我等到了他的书信,不过不是他写给我的,而是老家的人写给我的。”鲁肃仰着头看着摇曳的灯火,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送信来的是校事吕壹,这些信据说都是他截获的,不过这话显然是托词,既然是写给我的,如何不送到柴桑,却被身在庐陵的他给截了?”
“或许是吕蒙截获的。”周瑜轻轻笑了一声。
“不管是谁吧,反正内容一样的,都是说老家最近的情况,好象还说夏侯称去过东城……”鲁肃越想越觉得好笑,他用力拍了一下书案,怒声说道:“公瑾,你说这可笑不可笑?这么拙劣的手法居然也能奏效,这岂不是让曹仓舒笑掉大牙?”
周瑜没有应他,只是凝视着手中酒杯里荡漾的酒液,想了片刻说道:“子敬,我在许县这几年也时常在想这件事。你说当初我重伤被俘,你们也都是知道的,想来你也会向孙将军报明,可是为什么曹仓舒在襄阳略施小计,他就信了我归顺朝庭的说法呢?其实计不在高明与否,而在是否契中对方的心思,孙将军对我一直心有疑虑,表面上他很看重我,实际上却一直在防着我,所以不管这计是真是假,他都不会放过机会解除我的兵权的。说起来,我并不恨他,只是他杀了我的循儿,这……”他咬了咬牙,没有再说下去,牙咬得紧紧的,握着酒杯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而不由自主的颤抖。
鲁肃见周瑜情绪有些激动,也跟着叹了口气,伸过手来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过去的事,记着也无补于事,暂且忘了吧。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这兵权不要就不要了吧,我明天跟着你一起去赣南,顺便把这大都督的职务卸了,谁想要谁要吧。”
周瑜笑了笑,没有劝他,知道他既然能不避嫌疑与自己单独面谈,就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离开孙权。以他现在的处境,也许不做这个大都督对他来说还是好事,至少可以不惹孙权生疑,再起无端是非。
鲁肃有些茫然,他看着沉默不语的周瑜,有些不解的自言自语道:“真是世事难料,当初说东南有王气,孙讨逆数年之间横扫江东,就是他突然辞世之后,江东在你与张公的扶持之下也是蒸蒸日上,三征江夏,势如破竹,击杀黄祖,报了当年破虏将军的大仇。乌林一战击败曹操二十万大军,更是石破天惊,江东不说统一华夏,至少割据一方是意料中的事,如何建安十三年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你重伤,程德谋、董元代战殁,张公又被冷落一旁,当年的人就剩下我一个,还落得这个模样,难道这东南的王气突然又没有了?”
周瑜摇了摇头,也有些疑惑,他对鲁肃说道:“子敬,我经过襄阳的时候,与虞仲翔见过一面,他也有此疑问。我听他透出的意思说,好象建安十三年的天象有过突变,东南的王气,确实是有了变化,如今……已经全无踪影了。”
鲁肃拧起眉头吃惊的看着周瑜:“此话当真?”
“当然。”周瑜压低了声音说道:“襄阳持此论的不仅是他一人,但那些人都是曹仓舒手下,持有此论不足为怪,我倒是奇怪虞仲翔也如此说,他可是江东人,现在却滞留在襄阳不归,看来此语不虚,天象大概真是变了。”
鲁肃倒吸了一口凉气,怔怔的看着周瑜,半晌没有说话。他在江东可没听到这类似的舆论,但虞翻滞留在襄阳没回江东复命,这却是事实,更何况周瑜与他至交,也不至于为了劝降他拿这话来诳他。他想了半天,更是坚定了要辞去江东这大都督的决心。既然天象和世事都已经显出了不可挽回的态势,他也没有必要在江东这棵树上吊死。
第二天,鲁肃将庐陵的事务委托给吕蒙,自己带着亲卫护送周瑜去赣南。吕蒙知道鲁肃这一走,大概就不会再回来了,心里倒也是满意,一时倒有些依依不舍,将鲁肃送出十里,才回庐陵开始执掌大事。鲁肃周瑜二人逆赣水而上,半个月后到达赣南,与孙权派来迎接的骑都尉是仪相遇于赣南城北五十里的湖江。
是仪见到周瑜的时候很尴尬,他委婉的表达了孙权的为难。周瑜当初是大都督,虽然位高权重,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他的下属,而且周瑜刻意的保持对他的恭敬,每次见到他都要大礼参拜。可现在周瑜却是以天子使臣的身份来宣诏,孙权既然要接受朝庭的招安,就要买天子的帐,对周瑜当然也不能怠慢,但这样一来,他就要反过来对周瑜行礼。如果周瑜仅仅是个降将也就罢了,偏偏当初孙权一怒之下还杀他的长子周循,要不是曹冲的人救得快,说不定能小乔夫人一起给宰了。这份仇结得深了,天知道周瑜会不会借机为难他一下,让他在众人面前难堪。因此孙权派了亲信是仪来,先向周瑜透露一下,希望周瑜能给他留几分颜面。
↑返回顶部↑
“命令没等着,等到了他的书信,是吧?”周瑜冷不丁的插了一句嘴,唇角一丝落寞的讥笑。
鲁肃愕然,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周瑜,忽然明白了什么,他呲着牙想笑一声,却没有笑出声来:“不错,我等到了他的书信,不过不是他写给我的,而是老家的人写给我的。”鲁肃仰着头看着摇曳的灯火,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送信来的是校事吕壹,这些信据说都是他截获的,不过这话显然是托词,既然是写给我的,如何不送到柴桑,却被身在庐陵的他给截了?”
“或许是吕蒙截获的。”周瑜轻轻笑了一声。
“不管是谁吧,反正内容一样的,都是说老家最近的情况,好象还说夏侯称去过东城……”鲁肃越想越觉得好笑,他用力拍了一下书案,怒声说道:“公瑾,你说这可笑不可笑?这么拙劣的手法居然也能奏效,这岂不是让曹仓舒笑掉大牙?”
周瑜没有应他,只是凝视着手中酒杯里荡漾的酒液,想了片刻说道:“子敬,我在许县这几年也时常在想这件事。你说当初我重伤被俘,你们也都是知道的,想来你也会向孙将军报明,可是为什么曹仓舒在襄阳略施小计,他就信了我归顺朝庭的说法呢?其实计不在高明与否,而在是否契中对方的心思,孙将军对我一直心有疑虑,表面上他很看重我,实际上却一直在防着我,所以不管这计是真是假,他都不会放过机会解除我的兵权的。说起来,我并不恨他,只是他杀了我的循儿,这……”他咬了咬牙,没有再说下去,牙咬得紧紧的,握着酒杯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而不由自主的颤抖。
鲁肃见周瑜情绪有些激动,也跟着叹了口气,伸过手来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过去的事,记着也无补于事,暂且忘了吧。你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这兵权不要就不要了吧,我明天跟着你一起去赣南,顺便把这大都督的职务卸了,谁想要谁要吧。”
周瑜笑了笑,没有劝他,知道他既然能不避嫌疑与自己单独面谈,就是已经打定了主意离开孙权。以他现在的处境,也许不做这个大都督对他来说还是好事,至少可以不惹孙权生疑,再起无端是非。
鲁肃有些茫然,他看着沉默不语的周瑜,有些不解的自言自语道:“真是世事难料,当初说东南有王气,孙讨逆数年之间横扫江东,就是他突然辞世之后,江东在你与张公的扶持之下也是蒸蒸日上,三征江夏,势如破竹,击杀黄祖,报了当年破虏将军的大仇。乌林一战击败曹操二十万大军,更是石破天惊,江东不说统一华夏,至少割据一方是意料中的事,如何建安十三年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你重伤,程德谋、董元代战殁,张公又被冷落一旁,当年的人就剩下我一个,还落得这个模样,难道这东南的王气突然又没有了?”
周瑜摇了摇头,也有些疑惑,他对鲁肃说道:“子敬,我经过襄阳的时候,与虞仲翔见过一面,他也有此疑问。我听他透出的意思说,好象建安十三年的天象有过突变,东南的王气,确实是有了变化,如今……已经全无踪影了。”
鲁肃拧起眉头吃惊的看着周瑜:“此话当真?”
“当然。”周瑜压低了声音说道:“襄阳持此论的不仅是他一人,但那些人都是曹仓舒手下,持有此论不足为怪,我倒是奇怪虞仲翔也如此说,他可是江东人,现在却滞留在襄阳不归,看来此语不虚,天象大概真是变了。”
鲁肃倒吸了一口凉气,怔怔的看着周瑜,半晌没有说话。他在江东可没听到这类似的舆论,但虞翻滞留在襄阳没回江东复命,这却是事实,更何况周瑜与他至交,也不至于为了劝降他拿这话来诳他。他想了半天,更是坚定了要辞去江东这大都督的决心。既然天象和世事都已经显出了不可挽回的态势,他也没有必要在江东这棵树上吊死。
第二天,鲁肃将庐陵的事务委托给吕蒙,自己带着亲卫护送周瑜去赣南。吕蒙知道鲁肃这一走,大概就不会再回来了,心里倒也是满意,一时倒有些依依不舍,将鲁肃送出十里,才回庐陵开始执掌大事。鲁肃周瑜二人逆赣水而上,半个月后到达赣南,与孙权派来迎接的骑都尉是仪相遇于赣南城北五十里的湖江。
是仪见到周瑜的时候很尴尬,他委婉的表达了孙权的为难。周瑜当初是大都督,虽然位高权重,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他的下属,而且周瑜刻意的保持对他的恭敬,每次见到他都要大礼参拜。可现在周瑜却是以天子使臣的身份来宣诏,孙权既然要接受朝庭的招安,就要买天子的帐,对周瑜当然也不能怠慢,但这样一来,他就要反过来对周瑜行礼。如果周瑜仅仅是个降将也就罢了,偏偏当初孙权一怒之下还杀他的长子周循,要不是曹冲的人救得快,说不定能小乔夫人一起给宰了。这份仇结得深了,天知道周瑜会不会借机为难他一下,让他在众人面前难堪。因此孙权派了亲信是仪来,先向周瑜透露一下,希望周瑜能给他留几分颜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