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怀春(3 / 4)
荀彧有些黯然,这俘虏都到了城外的大营了,天子还不知道这回事呢。真是咄咄怪事,可见天子的威信已经沦落到了什么地步。
“令君,这曹爱卿还真是个少年天才,半年时间平定的荆州,居然把周公瑾都给抓住了,当初没有看错他。”刘协看出了荀彧的心情,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也不想再扯这个话题。实在有些无趣。
“陛下,曹仓舒不光打仗得好,治理政事也有一套,荆州方面地消息说,荆州民心安定,百业兴旺,虽然有大量地百姓撤到了汝颍关中一带,但却无一亩良田闲置。他搞了个包租的措施。将空出来地田全部租给了那些大户,又从山里移出了不少山民,今年托陛下圣明,风调雨顺,必是个丰年。”
刘协自嘲的咧了咧嘴。没有说话。他拍了拍一旁书案上的宣纸道:“曹爱卿天纵聪明,无事不能,能打仗,能治民。还能造纸印书,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啊……”他停顿了一会,又有些怅然的说道:“可惜我大汉朝这样地人才太少了。”
荀彧一听刘协的语气不对,连忙说道:“陛下说得对,曹仓舒不仅年轻有为,更为可贵的是他对陛下忠心耿耿,无时不刻不把陛下放在心中。象这宣纸,如今襄阳一日产量不过千枚。大部分要交付印书,所余极为有限,可他给陛下一送就是上千枚最上等的,其忠心可鉴啊。”
刘协看了一眼荀彧,嘴角掠起一丝苦笑。
“献俘的事,就由丞相府决定吧,至于周公瑾要见驾,便让他来吧。我倒也想看看这周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刘协沉默了半天。才开口说道。
荀彧见天子根本不知道献俘的事,就知道天子的心情不会好。现在听他的口气,好象对曹冲都有些了隔阂,自己故意提醒天子曹冲地忠心,他也没有什么反应,不免有些不解,一时也不好多问,只得先退了出来。刘协见他出了宫门,沉默半晌,喃喃自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不沽名的曹仓舒,究竟是我大汉的福,还是我大汉的祸,也许只有天知道了。父皇,你帮帮我吧,我真是不敢再试了,一步走错,可就再没有机会啦。”
“陛下,何不请贾文和和刘始宗(刘先)来?”皇后伏寿在刘协的身后轻声说道。
刘协回过身,看着伏寿半晌无语,他细长地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想了想道:“国丈最近身体可好?我想请他进宫来讲讲书。”
唐氏看着态度恭谨的曹冲,仔细打量了他半天,和气细语的问了些不着话,无非是些荆州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曹冲本以为能见到荀文倩,一边说一边偷眼用余光四处看,却没看到荀文倩地影子,不免有些失望。不过他想到要想再见到荀文倩,就得先把准丈母娘哄好了,倒也不敢怠慢,发挥自己的特长,挑了一些风趣的事情,说得唐氏眉开眼笑,开心异常。
唐氏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当年桓帝不想做傀儡,在厕所里找了五个太监商议,突然出手除掉了横行二十余年的大将军梁冀,做了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唐衡就是这五个太监之一,后来因功封侯。这五个太监横行霸道,坏事干净,天下人恨之入骨,对他们又是惧怕又是鄙视,名臣赵歧为了躲避唐衡的迫害,连名字都改了,在外面逃亡数年,卖饼为生。这种事对唐衡来说估计都算不上什么,由此可见唐衡的恶名,跟曹家比起来,唐家地名声要臭得多。
而唐氏嫁给荀彧,不是因为唐氏有多好的品德或者容貌,而是因为唐衡的威势。荀彧少有才名,唐衡看中了他,要让他做女婿,荀彧的父亲荀绲虽然不耻唐衡,却又不敢违背,这桩婚姻算于强买强卖型的,可以说是荀家的一个污点。
唐氏在荀家的地位也可想而知,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大概就是唐氏最好的体会。除了她地亲生子女,其他同族地人很少有跟她亲近的,象这样有个天才少年给她讲笑话地事情,在她的记忆里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她不知道曹冲是为了荀文倩讨好她,还以为是因为曹冲也是宦官后人,有共同语言呢。
不过说实在的,曹冲这个穿越者对宦官的态度确实和其他人有些区别。
↑返回顶部↑
“令君,这曹爱卿还真是个少年天才,半年时间平定的荆州,居然把周公瑾都给抓住了,当初没有看错他。”刘协看出了荀彧的心情,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也不想再扯这个话题。实在有些无趣。
“陛下,曹仓舒不光打仗得好,治理政事也有一套,荆州方面地消息说,荆州民心安定,百业兴旺,虽然有大量地百姓撤到了汝颍关中一带,但却无一亩良田闲置。他搞了个包租的措施。将空出来地田全部租给了那些大户,又从山里移出了不少山民,今年托陛下圣明,风调雨顺,必是个丰年。”
刘协自嘲的咧了咧嘴。没有说话。他拍了拍一旁书案上的宣纸道:“曹爱卿天纵聪明,无事不能,能打仗,能治民。还能造纸印书,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啊……”他停顿了一会,又有些怅然的说道:“可惜我大汉朝这样地人才太少了。”
荀彧一听刘协的语气不对,连忙说道:“陛下说得对,曹仓舒不仅年轻有为,更为可贵的是他对陛下忠心耿耿,无时不刻不把陛下放在心中。象这宣纸,如今襄阳一日产量不过千枚。大部分要交付印书,所余极为有限,可他给陛下一送就是上千枚最上等的,其忠心可鉴啊。”
刘协看了一眼荀彧,嘴角掠起一丝苦笑。
“献俘的事,就由丞相府决定吧,至于周公瑾要见驾,便让他来吧。我倒也想看看这周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刘协沉默了半天。才开口说道。
荀彧见天子根本不知道献俘的事,就知道天子的心情不会好。现在听他的口气,好象对曹冲都有些了隔阂,自己故意提醒天子曹冲地忠心,他也没有什么反应,不免有些不解,一时也不好多问,只得先退了出来。刘协见他出了宫门,沉默半晌,喃喃自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不沽名的曹仓舒,究竟是我大汉的福,还是我大汉的祸,也许只有天知道了。父皇,你帮帮我吧,我真是不敢再试了,一步走错,可就再没有机会啦。”
“陛下,何不请贾文和和刘始宗(刘先)来?”皇后伏寿在刘协的身后轻声说道。
刘协回过身,看着伏寿半晌无语,他细长地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想了想道:“国丈最近身体可好?我想请他进宫来讲讲书。”
唐氏看着态度恭谨的曹冲,仔细打量了他半天,和气细语的问了些不着话,无非是些荆州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曹冲本以为能见到荀文倩,一边说一边偷眼用余光四处看,却没看到荀文倩地影子,不免有些失望。不过他想到要想再见到荀文倩,就得先把准丈母娘哄好了,倒也不敢怠慢,发挥自己的特长,挑了一些风趣的事情,说得唐氏眉开眼笑,开心异常。
唐氏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当年桓帝不想做傀儡,在厕所里找了五个太监商议,突然出手除掉了横行二十余年的大将军梁冀,做了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唐衡就是这五个太监之一,后来因功封侯。这五个太监横行霸道,坏事干净,天下人恨之入骨,对他们又是惧怕又是鄙视,名臣赵歧为了躲避唐衡的迫害,连名字都改了,在外面逃亡数年,卖饼为生。这种事对唐衡来说估计都算不上什么,由此可见唐衡的恶名,跟曹家比起来,唐家地名声要臭得多。
而唐氏嫁给荀彧,不是因为唐氏有多好的品德或者容貌,而是因为唐衡的威势。荀彧少有才名,唐衡看中了他,要让他做女婿,荀彧的父亲荀绲虽然不耻唐衡,却又不敢违背,这桩婚姻算于强买强卖型的,可以说是荀家的一个污点。
唐氏在荀家的地位也可想而知,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大概就是唐氏最好的体会。除了她地亲生子女,其他同族地人很少有跟她亲近的,象这样有个天才少年给她讲笑话地事情,在她的记忆里是开天辟地第一回。她不知道曹冲是为了荀文倩讨好她,还以为是因为曹冲也是宦官后人,有共同语言呢。
不过说实在的,曹冲这个穿越者对宦官的态度确实和其他人有些区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