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偷梁换柱的学问(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乐天说话,赵桓心中便明白了几分,这曹更被自己派出宫行事很是嚣张,结果嚣张过了头,被乐天修理了一番。

  那被打伤的宦官曹更听的,险些气吐了血,没想到乐天竟无耻到这般地步,眼珠转了一转,哭叫道:“官家,奴婢是奉了您的谕旨去查办公事,乐公爷阻止奴婢公干……”

  “陛下!”不理会地上的宦官,乐天拱手向赵桓问道:“臣听闻,这位是中贵人奉了陛下的谕旨,要查封乐某的帝国大厦,更抓捕乐某请来的西洋学者、通译,更言称要烧毁臣不远万里从西方买来的书籍,还有一众通译花费年余时间译出的译本,不知陛下是何用意?”

  听乐天这般质问天子,李邦彦、耿南仲二人眼中露出几分喜意。甚至在心底更认为乐天这是故意触天子楣头。

  见乐天打伤了内侍,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现下更是理直气壮的质问自己,心中不禁生怒。不过赵桓养气功夫十足,还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只是将目光投向李邦彦与耿南仲二人。

  李邦彦、耿南仲二人会意,是自己二人向天子进谏禁止这些西洋学说的,事情自然是由二人引起的,乐天斗嘴子的功夫是享誉朝野的,当初乐天不仅是不怕童贯、梁师成与蔡京、王黼等权臣,连天子赵佶的面子也不给。

  以乐天的犀利,新皇当然不能冲锋在与乐天斗嘴的第一线,这些事只能由自己二人出面。

  想到这里,李邦彦最先开口言道:“乐公爷所传播的这些西方学说,我等皆翻阅过,其间所载与我大宋儒家孔孟学问多有相悖,更有离经叛道、忤逆君上之说,甚至不乏歪理邪说,实不利官家于我大宋的统|治,所以本官请求陛下查封帝国大厦,抓捕番奴与译书的通译,将番奴驱逐出境,所有文本尽皆焚毁!”

  李邦彦话音落下,乐天上前一步,以手指着身上的皮甲,大声道:“金人不日便兵临城下,乐某以文人之身披甲以御敌,而李大人身为宰相,现下不思退敌良策,却劝陛下以文罪人兴起了文字狱,其用心何在,实是令人费解呐!”

  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李邦彦立时有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的感觉。

  没等李邦彦开口反驳,乐天继续说道:“我朝有不以言获罪之说,正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如今外有金人入寇,内有各地生乱、财赋不足国库空虚之忧,陛下现初登大宝,正面临内忧外患,急需稳定人心之际,而你李大人却在天子面前进言以言获罪,让百姓惶惶、无法收拢人心,此举无异于助寇,莫不成你李大人是金人派来的细作不成……”

  “乐公爷,你莫要血口喷人!”李邦彦险些一口血喷了出来。

  一旁一直不曾言语的唐恪不禁暗自摇头,一时惊讶于乐天的战斗力,二是叹息现下着实不是整治乐天的时机。

  而且朝中党争斗嘴,也要讲个天时地利人和。今日乐天一开口,金人入寇与新皇登基的天时、与打人时因为这曹更过于嚣张,有百姓做证的地利便被其占了去,决定胜利条件三要素,三占其二,显然乐天己把据了主动权。

  太上皇赵佶当政时,李邦彦能上位执宰,因其外表俊爽,文章双写的好,又会阿谀顺承谄媚才得以上位,并无多少真才实学,又因与支持郓王的王黼生怨,才使李邦彦投向太子赵桓阵营,今日李邦彦能官居执宰,实是投机之幸,并不是因为有真才实学,故在与乐天开怼仅一个回合便败落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