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布局防御(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李纲奏事之际,哲宗赵桓似想起了什么,盯着乐天说道:“乐卿,听闻你拜认种师道为义祖父?”

  “回陛下,确有此事!”乐天忙道:“臣感种帅于我大宋之忠义,作战之勇猛,待人之谦和,故认做种帅为义祖父!”

  听乐天回话,哲宗赵桓虽面色不变,眼中神色却是转变了数次,口中笑道:“乐卿倾慕英杰,为常人之理也!”

  一旁的吴敏也是欣喜的说道:“当初种帅不赞同联金伐辽,白沟失利后童贯为摆脱责任,秘密弹劾种帅助贼。太上与时任执宰王黼愤怒,责令种师道以右卫将军身份致仕退休,而用刘延庆代替他。刘延庆在卢沟战败后,太上又想起种帅,起用种帅为宪州刺史、环州知州。不久归任保静军节度使,又致仕退休。今得诏入京勤,其忠义可昭也。”

  顿了顿,吴敏又言:“有种帅在,攻人无法奈何我朝,以战促和,定可保我朝无虞。”

  乐天心中清楚,李纲虽然交好吴敏,但二人对与金人是战是和却有不同看法,李纲是主战派,而吴敏与李邦彦、张邦昌等人皆是主和派,但依吴敏的举动来看,吴敏与主和的李邦彦、张邦昌之流又有不同,吴敏的主张是积有备战,在确保汴都无虞的情况下与金人议和。

  现下大宋分成了三派,第一派便是主战派;第二派虽然主和却不赞同割让河北等地,只许以金钱;第三派,则是赞同割让河北等地的彻彻底底的投降派。

  除此之外,乐天更看的出钦宗赵桓对自己的戒备,自己虽然于赵桓有拥立之功,但始终烙有郓王一系的烙印,更是与耿南仲、李邦彦等人有隙,而种师道又是自己义祖父,赵桓决不会让自己掌握汴都军权,甚于还要对自己提防,以防自己兵谏逼其退位,改立郓王。

  就在此时,只见有小黄门急急忙忙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拜道:“陛下,有勤王兵马来了!”

  闻言,赵桓大喜:“快说,是哪路兵马?”

  小黄门平复了一下喘|息,忙回道:“回官家的话,是本朝观文殿大学士徐处仁徐大人率万人入说勤王,更带来许多储粮。”

  “徐卿真乃国之忠臣!”赵桓喜道,忙传旨道:“快召进宫来见朕!”

  自现下己身为太上皇的徽宗赵佶发诏勤王以来,徐处仁是第一个率军入京勤王之人,赵桓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

  待小黄门出宫传旨徐处仁进见,吴敏建言道:“陛下,当初递增使陕西,欲平物价,徐处仁议写之不合。执宰蔡京领童贯之意命处仁赴阙。寻改知河阳,落职知蕲州。后童贯乘是挤之,夺职,且一罢再罢,提举鸿庆宫。复延康殿学士、知汝州,再奉鸿庆祠、知徐州,召为醴泉观使。

  太上曾赐手诏曰:‘金人虽约和,然狼子野心,易扇以变,有当行事以闻。’处仁上《备边御戎》十策。进观文殿学士,召为宝箓宫使,特升大学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