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舆论战(3 / 4)
夜间,一封封劝降信被宋军射到义军营寨中,书信上清清楚书的写着天子罢免花石纲,撤消苏杭造作局、应俸局,有关官员一律撤职查办,还有假如以后谁还敢以供奉为名危害百姓,以抗旨不遵论处云云。
除此外,这些劝降信上还有义军将领们的“黑材料”,某某将军抢了多少钱,某某人又纳了几个小妾,某某又怎么怎么了,一件件事情被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这些人与圣公不是亲戚就是本家,再不就是关系异常密切。
方腊得知官军散发劝降信蛊惑军心,立即派人在军营中收缴,但无论如何收缴,劝降信己经在义军中传播开来,便是收缴了劝降信,劝降信的内容在义军士卒之间也是口口相传着,止都止不住。
华夏这个民族是最富忍耐力的民族,老百姓的想法很朴实,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谁当了皇帝老百姓们从不在乎,百姓心中认为只要朝廷不祸害百姓,就会像往常一样的交税,只有被欺负的忍无可忍了,才会揭竿而起,如今朝廷知道错了,天子更是下了罪己诏,这有什么不好,何必要打打杀杀呢。
而且有关于义军高层一众将领的事情,让这些义军士卒们心凉了半截,原来这些人与朝廷的那些官员没有什么两样啊,也都是贪好酒、色、财、气,日后这些人真的坐了江山,又能比朝廷好到哪里去。
劝降信上的内容有些事是真的,有些事是编出来的。拥有着后人的灵魂,乐天深知舆论战若用的好了,比拥有数万大军还要顶用,所以舆论战这个阵地绝不能丢,就像汴都的炎黄日报一样。
自乐天领兵南征以来,每日的军情除了上报朝廷以外,也不忘了传一份给炎黄日报,当然分寸要把握得当,否则泄了机密,被天子怪罪下来就得不尝失了,舆论阵地虽然重要,但能大的过天子么?
看了劝降信上的内容,又想起那些攻城时凄惨死去的同泽,于夜间扔下手中兵器逃跑的义军士卒更多了,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己以了十人去一的地步,去掉伤亡与逃兵,方腊麾下只剩下二十五、六万人。
照这样下去,麾下的士卒还不跑光了,方腊大怒命手下士卒加紧修筑杭州城南土墙攻城。
数日间南城土墙初见轮廓,数百步外与杭州南城隔空相望。
为了进一步瓦解义军军心,每日里乐天着杭州百姓担食物上城慰问官军,与官军士卒缝补衣物。
杭州城内百姓慰问官军这一幕落在义军士卒眼中,使的一众义军士卒越发怀疑自己是受了方腊等人的欺骗,来做这些人博取富贵的炮灰,趁夜间站岗放哨的当儿偷偷的溜掉做了逃兵。
逃兵越来越多,以至于方腊不得不颁布连坐制,逃走一个士卒,一伍皆要受罚,逃走一伍的士卒,一队皆要受罚,逃走一队,整都都要受罚。
便是如此,士卒逃跑之风愈演愈烈,数日之后,整支义军只剩下二十多万人。
……
↑返回顶部↑
除此外,这些劝降信上还有义军将领们的“黑材料”,某某将军抢了多少钱,某某人又纳了几个小妾,某某又怎么怎么了,一件件事情被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这些人与圣公不是亲戚就是本家,再不就是关系异常密切。
方腊得知官军散发劝降信蛊惑军心,立即派人在军营中收缴,但无论如何收缴,劝降信己经在义军中传播开来,便是收缴了劝降信,劝降信的内容在义军士卒之间也是口口相传着,止都止不住。
华夏这个民族是最富忍耐力的民族,老百姓的想法很朴实,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谁当了皇帝老百姓们从不在乎,百姓心中认为只要朝廷不祸害百姓,就会像往常一样的交税,只有被欺负的忍无可忍了,才会揭竿而起,如今朝廷知道错了,天子更是下了罪己诏,这有什么不好,何必要打打杀杀呢。
而且有关于义军高层一众将领的事情,让这些义军士卒们心凉了半截,原来这些人与朝廷的那些官员没有什么两样啊,也都是贪好酒、色、财、气,日后这些人真的坐了江山,又能比朝廷好到哪里去。
劝降信上的内容有些事是真的,有些事是编出来的。拥有着后人的灵魂,乐天深知舆论战若用的好了,比拥有数万大军还要顶用,所以舆论战这个阵地绝不能丢,就像汴都的炎黄日报一样。
自乐天领兵南征以来,每日的军情除了上报朝廷以外,也不忘了传一份给炎黄日报,当然分寸要把握得当,否则泄了机密,被天子怪罪下来就得不尝失了,舆论阵地虽然重要,但能大的过天子么?
看了劝降信上的内容,又想起那些攻城时凄惨死去的同泽,于夜间扔下手中兵器逃跑的义军士卒更多了,不过三五日的光景,己以了十人去一的地步,去掉伤亡与逃兵,方腊麾下只剩下二十五、六万人。
照这样下去,麾下的士卒还不跑光了,方腊大怒命手下士卒加紧修筑杭州城南土墙攻城。
数日间南城土墙初见轮廓,数百步外与杭州南城隔空相望。
为了进一步瓦解义军军心,每日里乐天着杭州百姓担食物上城慰问官军,与官军士卒缝补衣物。
杭州城内百姓慰问官军这一幕落在义军士卒眼中,使的一众义军士卒越发怀疑自己是受了方腊等人的欺骗,来做这些人博取富贵的炮灰,趁夜间站岗放哨的当儿偷偷的溜掉做了逃兵。
逃兵越来越多,以至于方腊不得不颁布连坐制,逃走一个士卒,一伍皆要受罚,逃走一伍的士卒,一队皆要受罚,逃走一队,整都都要受罚。
便是如此,士卒逃跑之风愈演愈烈,数日之后,整支义军只剩下二十多万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