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未必是不可能之事(2 / 4)
茂德帝姬吩咐道:“去将我父皇赐下的琉璃宫灯拿来照明!”
那宫婢得了吩咐,忙带着几个丫头一起离去,去寻那琉璃宫灯。
“夫君!”看着一脸不解的乐天,茂德帝姬解释道:“这些书籍都是夫君向陛下借来的,干系重大,寻常明火灯烛不大安全,宫中的琉璃灯是用琉璃罩住灯烛,足可免有走火之虞。”
“夫人说的是极。”乐天不禁点头。
说话间,一众婢女手中持着几件精致的琉璃宫灯行来,随之置于书房内的合适地点,将火烛放入,书房里立时明亮起来。
“民间之物就是不能与宫中的宝贝相比,这琉璃灯不止多彩多姿好看的很,也比寻常灯具明亮。”看到琉璃宫灯,菱子兴奋了起来。
见过世面的姚小妾也不禁点头:“上元节虽有不少琉璃花灯,虽说精致漂亮,却不能与宫中之物相比。”
“琉璃……”
相梓琉璃宫灯,乐天不禁眯起了眼睛细细观查起来,只见这琉璃宫灯器壁如薄纸、亮如晶明,赤红、晶绿、天蓝各色均有之,便是后世玻璃灯与这琉璃宫灯相比,也是大大的不如。
盯着琉璃灯半响,乐天才言道:“这琉璃灯上的琉璃透明且色彩多变,与宫中琉璃瓦上的那种不透明的琉璃不大相同。”
“宫中的用物都是贡来的贡品,又岂会与凡俗同之!”茂德帝姬言道,随之又言道:“夫君,我在宫中无趣时曾读闲书,书中载云赵飞燕曾居住的昭阳殿,便说道:‘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汉武帝住于‘起祠神屋’时,门窗也全部用‘琉璃为之,光照洞彻’。
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这种穿孔作和发耳饰的“明月珠”即玻璃。《世说新语》中更曾记载过琉璃屏、琉璃器等物,可见这琉璃自古以来便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夫人说的甚是!”乐天点了点头。
根据上一世的记忆,乐天知道华夏古代是生产玻璃的,只不过华夏的玻璃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还有“颇黎”之称。因为炼制的方法与后世西方制做玻璃的方法不同,华夏的琉璃属于“铅钡玻璃”与西方的玻璃是“钠钙玻璃”,二乾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正如茂德帝姬所言,上到建造宫殿所使用的琉璃瓦,下到寻常女儿家身上佩戴的琉璃首饰,可见琉璃在华夏古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玩艺。
↑返回顶部↑
那宫婢得了吩咐,忙带着几个丫头一起离去,去寻那琉璃宫灯。
“夫君!”看着一脸不解的乐天,茂德帝姬解释道:“这些书籍都是夫君向陛下借来的,干系重大,寻常明火灯烛不大安全,宫中的琉璃灯是用琉璃罩住灯烛,足可免有走火之虞。”
“夫人说的是极。”乐天不禁点头。
说话间,一众婢女手中持着几件精致的琉璃宫灯行来,随之置于书房内的合适地点,将火烛放入,书房里立时明亮起来。
“民间之物就是不能与宫中的宝贝相比,这琉璃灯不止多彩多姿好看的很,也比寻常灯具明亮。”看到琉璃宫灯,菱子兴奋了起来。
见过世面的姚小妾也不禁点头:“上元节虽有不少琉璃花灯,虽说精致漂亮,却不能与宫中之物相比。”
“琉璃……”
相梓琉璃宫灯,乐天不禁眯起了眼睛细细观查起来,只见这琉璃宫灯器壁如薄纸、亮如晶明,赤红、晶绿、天蓝各色均有之,便是后世玻璃灯与这琉璃宫灯相比,也是大大的不如。
盯着琉璃灯半响,乐天才言道:“这琉璃灯上的琉璃透明且色彩多变,与宫中琉璃瓦上的那种不透明的琉璃不大相同。”
“宫中的用物都是贡来的贡品,又岂会与凡俗同之!”茂德帝姬言道,随之又言道:“夫君,我在宫中无趣时曾读闲书,书中载云赵飞燕曾居住的昭阳殿,便说道:‘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照达,毛发不得藏焉’,汉武帝住于‘起祠神屋’时,门窗也全部用‘琉璃为之,光照洞彻’。
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这种穿孔作和发耳饰的“明月珠”即玻璃。《世说新语》中更曾记载过琉璃屏、琉璃器等物,可见这琉璃自古以来便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夫人说的甚是!”乐天点了点头。
根据上一世的记忆,乐天知道华夏古代是生产玻璃的,只不过华夏的玻璃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还有“颇黎”之称。因为炼制的方法与后世西方制做玻璃的方法不同,华夏的琉璃属于“铅钡玻璃”与西方的玻璃是“钠钙玻璃”,二乾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正如茂德帝姬所言,上到建造宫殿所使用的琉璃瓦,下到寻常女儿家身上佩戴的琉璃首饰,可见琉璃在华夏古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玩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