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宫中藏书(4 / 4)
不知道乐天要炼制钢铁的古籍做什么,这掌官宫禁藏书的宦官也不敢多问,应了一声忙去寻找。
前后折腾了个把时辰,只见藏书阁中的一众小内侍们爬下翻下累的气喘吁吁,将一本本藏书搬了下来。
乐天心中清楚的很,大内中的藏书与外面的书籍不同,大内的藏书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品,要么是世间罕见的孤体,要么是最为精准的原本,自不是外面那些手抄,以致错字连篇谬误不断的书籍所能相比的,最大的程度上还原了最真实的记录。
大致看了一下,由小宦官们挑出的书足有百余本。
此刻,只见那管理藏书的内侍奋笔直书,将这百余本书籍一一校对,写于纸笺之上。
待收笔后,那主管露出一张笑脸言道:“侯爷,您是自我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来大内借阅书籍之人,还请侯爷签上大名,一来我等好向陛下交待,二来侯爷要按这上面的书籍名字归还!”
目光落在那纸笺之上,只见上面列着一串书句,再看那字迹,乐天不由的叹道:“中贵人写的一手好字,怕是本朝的三甲进士看了也是自叹弗如!”
“侯爷说笑了!”那内侍宦官连忙谦虚,“宫中看守书籍本就是个无卿闲事,无聊之余临摹了两笔,不过是贻笑大方了,还望侯爷不要见笑。”
“读书之人,就是比不读书人之人有气质,更是文雅!”乐天轻笑,开始看纸笺上的书单。
一连串密密麻麻的书名跃然于纸上,赫然写着《左传》、《管子》、《吴越春秋》、《晋书》、《北齐书方伎列传》、诸葛亮《作刚铠教》、西晋傅玄《正都赋》、《全后汉文》卷九十一王粲《刀铭》、晋张协《七命》、张君房《云笈七签》、苏颂《图经本草》、沈括的《梦溪笔谈》、陈琳《武库赋》等等书籍,后面更清清楚楚的写着共计一百三十一册。
目光再次盯在了纸笺上归初写的几个书名之上,乐天惊道:“《左传》、《管子》、《吴越春秋》这些书中也有冶铁之术?”
只听那掌管宫禁藏书的内侍回道:“侯爷,这《左传》、《管子》、《晋书》书中着实记有冶铁之术,《左传》中有云,春秋时晋国人赵鞅曾率军队到汝滨,在那儿征收生铁,铸造了一个刑鼎,上面铸书了范宣子的刑书。《管子》一书虽为后人托名管仲所撰,成书更晚,但其间内容取材于春秋齐国官府档案,更有言:‘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一,……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
东汉时人赵晔所著《吴越春秋》更言:春秋时吴王阖闾命工匠干将‘采五山之铁精’进行鼓冶,锻造宝剑,其在妻子莫邪的协助下终于炼成两把锋利无比的名剑。侯爷想要参阅冶铁之技,这些记载都是值得参考的。” ↑返回顶部↑
前后折腾了个把时辰,只见藏书阁中的一众小内侍们爬下翻下累的气喘吁吁,将一本本藏书搬了下来。
乐天心中清楚的很,大内中的藏书与外面的书籍不同,大内的藏书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品,要么是世间罕见的孤体,要么是最为精准的原本,自不是外面那些手抄,以致错字连篇谬误不断的书籍所能相比的,最大的程度上还原了最真实的记录。
大致看了一下,由小宦官们挑出的书足有百余本。
此刻,只见那管理藏书的内侍奋笔直书,将这百余本书籍一一校对,写于纸笺之上。
待收笔后,那主管露出一张笑脸言道:“侯爷,您是自我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来大内借阅书籍之人,还请侯爷签上大名,一来我等好向陛下交待,二来侯爷要按这上面的书籍名字归还!”
目光落在那纸笺之上,只见上面列着一串书句,再看那字迹,乐天不由的叹道:“中贵人写的一手好字,怕是本朝的三甲进士看了也是自叹弗如!”
“侯爷说笑了!”那内侍宦官连忙谦虚,“宫中看守书籍本就是个无卿闲事,无聊之余临摹了两笔,不过是贻笑大方了,还望侯爷不要见笑。”
“读书之人,就是比不读书人之人有气质,更是文雅!”乐天轻笑,开始看纸笺上的书单。
一连串密密麻麻的书名跃然于纸上,赫然写着《左传》、《管子》、《吴越春秋》、《晋书》、《北齐书方伎列传》、诸葛亮《作刚铠教》、西晋傅玄《正都赋》、《全后汉文》卷九十一王粲《刀铭》、晋张协《七命》、张君房《云笈七签》、苏颂《图经本草》、沈括的《梦溪笔谈》、陈琳《武库赋》等等书籍,后面更清清楚楚的写着共计一百三十一册。
目光再次盯在了纸笺上归初写的几个书名之上,乐天惊道:“《左传》、《管子》、《吴越春秋》这些书中也有冶铁之术?”
只听那掌管宫禁藏书的内侍回道:“侯爷,这《左传》、《管子》、《晋书》书中着实记有冶铁之术,《左传》中有云,春秋时晋国人赵鞅曾率军队到汝滨,在那儿征收生铁,铸造了一个刑鼎,上面铸书了范宣子的刑书。《管子》一书虽为后人托名管仲所撰,成书更晚,但其间内容取材于春秋齐国官府档案,更有言:‘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一,……出铁之山三千六百有九’。
东汉时人赵晔所著《吴越春秋》更言:春秋时吴王阖闾命工匠干将‘采五山之铁精’进行鼓冶,锻造宝剑,其在妻子莫邪的协助下终于炼成两把锋利无比的名剑。侯爷想要参阅冶铁之技,这些记载都是值得参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