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三口铡刀2(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早朝散去,一众朝臣按品秩有序退出垂拱殿,随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向着各自所在衙门有司行去,惟乐天孤零零一人行走。

  本朝有皇亲国戚不得结交臣子的朝制,乐天成了帝婿驸马爷,碍于朝制,一众官员自然不得不对乐天敬而远之起来。

  “乐侯爷请留步,本官有一事请救!”

  就在乐天心中感叹之际,却听前面有人停下脚步呼唤自己,将目光投去却见是刑部尚书,乐天一笑拱手道:“刘尚书唤做下官,不知有何见教?”

  刑部尚书刘大人向着乐天回了一礼,面露难色道:“今日侯爷在殿中与陛下言称打造三柄铡刀以刑人犯,陛下也准了,可是这铡刀是为何物,又是如何行刑,本官却不甚清楚,还请候爷示之!”

  “铡刀……刘尚书未曾见过?”听刑部尚书刘大人发问,乐天不由愕然。

  刘尚书言道:“隋朝确定五刑制度,前唐完善,我朝随之,五刑中死刑仅有斩、绞两种,斩是为斩首;绞,是以短棍收紧套在罪人颈脖的绳圈使其窒息毙命;只是针对个别罪行极其严重的刑犯,才特设‘凌迟处死’,不知乐大人这铡又是何种刑罚?”

  就在刘尚书与乐天说话之际,刑部侍郎顾大人也围了过来向二人见过礼之后,问道:“乐候爷,这铡刀是为何物?这铡字又做何解?”

  听闻二人之言,乐天有一种懵圈的感觉,在朝中能做到刑部尚书与侍郎的人物,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之人,竟然连铡刀是为何物都不知道,连个铡字都不知道做为何解。

  转瞬乐天又一想,心中又释然了,宣和年间,己经是北宋临近垂死挣扎的暮年,上行下效尽是虚浮之气,不懂也要装懂免的被人耻笑,不止是眼前这二位不知铡刀是为何物,天子赵佶亦是不知道的,但还不是不懂装懂。

  事实上在唐宋这个时代,中原汉人是没有铡刀,甚至连“铡”这个字也没有造出来,后世关于有铡刀的史料记载,大量出现的是在后世的元朝,元朝做为游牧民族首次入主中原的朝代,将许多游牧民族的习与用具惯带到了中原,譬如说这个铡刀就是一例。

  游牧民族冬季用储存下来的草料来饲养牲畜,必须用铡刀切割成均匀的碎屑,以方便牛羊马匹进食,铡刀便传入到中原。

  在北宋这个时代是没有铡刀的,自然也没有官员认识铡刀,更不知道“铡”字如何来写。

  想通了其间原由,乐天笑着卖了个关子与二人道:“过些时日待三口铡刀铸成,二位大人来我大理寺观看便是!”

  说完,乐天笑着离开,只给二人留了个背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