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返归宋境(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割沓寨休整的这两日,这个消息迅速在大宋西北传扬开来。无论是在割沓寨还是出了割沓寨,沿途所到之处,把守各个关寨里的武将们瞧着乐天均是一脸崇拜之色,眼里几乎冒着小星星。

  西北是久战之地,在西北能武官的哪个没有两把刷子,若没有两下子麾下能服你,但这些武将们自忖自己若是遇到如乐天所遇到的那般境地时,怕是做不出乐天那般的处置,最主要的是没有乐天那般的器量。

  器量,是指一个人才识和品德的高低以及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胸襟,也决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这一战分明将乐天的器量展露无遗。

  前文中曾说过,西北五路每路的最高|官长经略安抚使(相当于后世省长)皆是由武官担任,再加上西北这些年连连与西夏人打仗,便是一些原本应由文官来担任的知军、通判、主簿等职位大多也是由武人来担任,甚至有些文官来到这里任职,时间久了也染上军人习气。

  乐天年纪轻轻官居四品,虽说是凭借自己努力得来的,但看在别人眼中,难免有酸葡萄的心理,觉得乐天是年少幸进,但眼下这一战令泾原路上下官佐对乐天另眼看待起来。

  出割沓寨过赏移口,经怀德军到镇德军,乐天一路行来,所过关寨之处泾原路的一众武将招待甚为周到,言语间透露出投靠之意,乐天未满双十,用后世的话来说不止是支绩优股,更是一支潜力巨大的潜力股,不管是投靠还是交好,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武人就是武人,他们表达友好的方式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直爽的单纯,就像小孩子之间一般;不像朝堂上的那此文官,表面上和蔼可亲,事实上藏着一肚子坏水与阴损,对方有时云淡风轻的说上一句话,自己总要想对方在打着什么主意。

  相比较于文官而言,武官们就简单多了,肚子里的那点心机让人一眼就能看透,与这些的人打交道用不着大费心机,双方之间各取所需,只需一拍即合罢了。

  所以这些武官们递来的橄榄枝,乐天没怎么考虑便接下来了,毕竟自己做官时间尚短,在官场上的根基太浅,何况七年后就是那个两宋交替的乱世,多多结交武官扩充人脉总是没什么坏处的。

  刚刚赴过镇德军知军设下的午宴,醉意朦胧的乐天正在驿馆中休息,许将来到乐天的房门外。

  见许将来,尺七在门外小声说道:“午宴上官人多饮了几杯,正在休息!”

  “嗯,那我等大人醒了酒再来!”许将点了点头,便要离去。

  “是许将么?有事进来说罢!”从乐天的话音间听出有几分醉意,但总体上还是清醒的。

  进得乐天的下榻之所,许将禀道:“自前些时日大人遇袭后,夏人与我大宋士卒偶有交手,鉴于有可能的形势发展,泾原路帅府由泾州移到渭州。”

  “自神宗朝起,我大宋步步为营对夏人采取蚕食之策,昔日夏境今为宋土,泾州远离宋夏边境,帅府实不宜再设于那里!”头脑间尚有几分酒意,乐天略做思虑说道,又问道:“从割沓寨一路行来,走走停停有十余日的光景,对于本官此次遇袭之事,朝廷又是持何等态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