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西夏嫁公主(下)(2 / 4)
不过乐天又一想,自己在汴都时还未听闻过这首诗,想来在这个时候王昂还未作出过这首诗。走别人的路,让他人无路可走。
可怜本时空北宋政和八年戊戌科状元王昂,在历史上留下的屈指可数的两个闪光点,一个状元郎是郓王赵楷送的,另一个便是这催妆诗,还被乐天无意的抄袭了去。
显然兰朵公主对这首催妆诗满意的很,拦路的宫女们这才让开了路。
早有宫中担任喜娘的健壮仆妇背着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嫁衣,头戴九翚四凤冠在外面又罩上盖头的兰朵公主,缓缓从寝宫的闺房走了出来。兰朵公主头上虽然罩着盖头,却是半透明的,乐天依稀可以看得到兰朵公主面部轮廓。
这是古代婚礼的风俗,新娘了嫁在又脚未曾踏进夫家之前是绝不能沾地的,否则被视为不吉。事实不止是在古代,甚至在现代出嫁也有新娘脚不沾地的风俗,甚至连新郎在迎亲之时也有不许下车之说。
脸上做出微笑的表情,乐天注视着兰朵公主,心底的感想却是另一种滋味,这丫头自少锦衣玉食又受宠溺,绝对是个爱折腾的主儿,相比自家的几房妾室哪一个都温婉的很,日后这公主定少不了让自己头痛。
……
喜娘背着兰朵公主上了没有屏障的轿子,辞别了冷着脸对自己的李乾顺与西夏一众官员,乐天在众人的簇拥下,骑着来时的白马,引着公主坐下的轿子向着驸马府出发。
乐天在西夏自然是没有驸马府的,所以只有将临时居住的驿馆当做驸马府了。
乐天骑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随的并不是公主的轿子,而是西夏的天文官,与按照公主身份,所应配备的陪嫁物品与仆人,持着蜡烛灯笼二十副,还有相应的使臣,更有头插钗子的童子八人,这些使臣与童子仆人按规矩各自手中各持着方形扇子四把、圆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灯二十个,与行障、坐障等物。
令乐天吃惊的是,皇后竟然乘着着九龙轿子、太子李仁保骑马亲自送行,公主轿辇两边是两重围子,兰朵公主的轿子身后,是西夏专门管理皇族家族家谱诸多事物官署的宗正寺长官,也是夏崇宗李乾顺胞弟兴王列哥,再然后便是西夏王侯家的一些贵妇与其他达官显贵的夫人。
若是按以往公主出嫁的礼仪规格,有太子殿下送行己经算是规格极高,今日连皇后娘娘都出来送嫁,足可见兰朵公主这场婚礼的隆重。
就实质来说,乐天这场婚礼只能算是进行到了上半场,这下半场兰朵公主进乐家门第只能移到大宋办了,但这不妨碍西夏将这上半场婚礼办的风风光光。
当迎送新娘的队伍到了临时被当做驸马府的驿馆后,接下来便开始举行夏崇宗李乾顺赏赐的九盏宴会。
迎来送往这些客套,乐天早己应付自如,虚以委蛇的功夫更是练的炉火纯青,再说席间的一切事宜都有西夏礼部官员导引,很是有程式化可遵循,倒不需要自己随机应会行事。
↑返回顶部↑
可怜本时空北宋政和八年戊戌科状元王昂,在历史上留下的屈指可数的两个闪光点,一个状元郎是郓王赵楷送的,另一个便是这催妆诗,还被乐天无意的抄袭了去。
显然兰朵公主对这首催妆诗满意的很,拦路的宫女们这才让开了路。
早有宫中担任喜娘的健壮仆妇背着身穿绣长尾山鸡、浅红色袖子嫁衣,头戴九翚四凤冠在外面又罩上盖头的兰朵公主,缓缓从寝宫的闺房走了出来。兰朵公主头上虽然罩着盖头,却是半透明的,乐天依稀可以看得到兰朵公主面部轮廓。
这是古代婚礼的风俗,新娘了嫁在又脚未曾踏进夫家之前是绝不能沾地的,否则被视为不吉。事实不止是在古代,甚至在现代出嫁也有新娘脚不沾地的风俗,甚至连新郎在迎亲之时也有不许下车之说。
脸上做出微笑的表情,乐天注视着兰朵公主,心底的感想却是另一种滋味,这丫头自少锦衣玉食又受宠溺,绝对是个爱折腾的主儿,相比自家的几房妾室哪一个都温婉的很,日后这公主定少不了让自己头痛。
……
喜娘背着兰朵公主上了没有屏障的轿子,辞别了冷着脸对自己的李乾顺与西夏一众官员,乐天在众人的簇拥下,骑着来时的白马,引着公主坐下的轿子向着驸马府出发。
乐天在西夏自然是没有驸马府的,所以只有将临时居住的驿馆当做驸马府了。
乐天骑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随的并不是公主的轿子,而是西夏的天文官,与按照公主身份,所应配备的陪嫁物品与仆人,持着蜡烛灯笼二十副,还有相应的使臣,更有头插钗子的童子八人,这些使臣与童子仆人按规矩各自手中各持着方形扇子四把、圆形扇子四把,引障花十盆,提灯二十个,与行障、坐障等物。
令乐天吃惊的是,皇后竟然乘着着九龙轿子、太子李仁保骑马亲自送行,公主轿辇两边是两重围子,兰朵公主的轿子身后,是西夏专门管理皇族家族家谱诸多事物官署的宗正寺长官,也是夏崇宗李乾顺胞弟兴王列哥,再然后便是西夏王侯家的一些贵妇与其他达官显贵的夫人。
若是按以往公主出嫁的礼仪规格,有太子殿下送行己经算是规格极高,今日连皇后娘娘都出来送嫁,足可见兰朵公主这场婚礼的隆重。
就实质来说,乐天这场婚礼只能算是进行到了上半场,这下半场兰朵公主进乐家门第只能移到大宋办了,但这不妨碍西夏将这上半场婚礼办的风风光光。
当迎送新娘的队伍到了临时被当做驸马府的驿馆后,接下来便开始举行夏崇宗李乾顺赏赐的九盏宴会。
迎来送往这些客套,乐天早己应付自如,虚以委蛇的功夫更是练的炉火纯青,再说席间的一切事宜都有西夏礼部官员导引,很是有程式化可遵循,倒不需要自己随机应会行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