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三万斤百银(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指着这些码放整齐的箱子,童揽与乐天言道:“中书大人,这里每一只箱子里装有一百根银条,每要银条整好重一斤,这里一共三百只箱子,共计三万斤,还请大人清点!”

  说话的同时,童揽打开箱子,拿出几根明晃晃的银锭,说道:“大人,为了方便计算数量,属下特命工匠们将每根银条的重量铸成一斤!”

  接过银条,乐天掂了掂感觉很是压手,细打量银条表面,只见银条上被打着一个个如编号般的数字印迹,点头赞道:“看这成色与官银相差无二,纯度也在九九之上罢?”

  “大人所言不错,东瀛银矿的银质很好、纯度也很高,这些银条的纯度着实达到了官银的纯度,无需别的什么工序,稍做提炼便是九九成的!”童揽言道,随即又说道:“为了防止银块被人偷盗与外流,每根银条之上都铭上了中华的字样,更被打上了编号。”

  宋代一斤为十六两,折成现在的重量刻度为六百克多些,三万斤白银按现在的计算为十八吨。字面上的看起来十八吨不是个小数次,但银的比重是水的十点五倍,也就是说一立方的银为两万零五百公斤,东瀛岛根银矿半年的产银量若是不用箱子存放,而是齐整堆在一起,还不到两立方的体积。

  银钱这东西只要多了,在眼中就是一堆数字而己,使的乐天也不甚在意。眼下的乐天眼界开阔,早己不是两年前在平舆县当小吏的乐天了。

  思量了片刻后,乐天吩咐道:“这边合股银矿的产量便限制在一年三万斤罢,咱位私产的那些银矿一定要加工加点全力开采,便是再招集到了银匠也优先送到咱们办的银矿那里!”

  张彪言道:“官人,当初老爷说东瀛有银矿的时候,那些人都还不大相信,自小人今年冬天回到杭州,那几家员外老爷与营中统制看到样银时,皆如笑开了花一般。”

  童揽不屑道:“他们能跟着中书大人发财,不代表他们有什么眼光,只是是他们走运罢了!”

  提到东瀛,乐天不得不多操些心:“岛根那边的东瀛人没对咱们采银的事有所警觉罢?”

  童揽回道:“岛根那些家伙,觉的能跟我们做生意就很高兴了,咱们过去带去了大量的货物,使岛根成为贸易中转地,将东瀛与高丽的商人也吸引了过来,使岛根比原来富裕了许多,更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东瀛人迁到岛根居住,岛根的东瀛常驻人口比原来多了许多。”

  乐天想了想说道:“此次回到杭州,与王员外等人说,运往岛根的货物减倍,将东瀛其他的地方当做周转地!”

  张彪不解道:“大人,我等将岛根当做货物中转地,好不容易将东瀛与高丽的商人引到那里,大人怎又改变了主意?”

  童揽自是知晓乐天的用意,与张彪解释道:“当初中书大人以做贸易为诱饵,让那老木都将我等请到岛根,并且安营扎寨,更是以做贸易为幌子开采银矿的,若那些东瀛人越聚越多,发现了我等开采银矿秘密,又岂容的了我等,怕是会立即撕破了面皮。”

  乐天又问道:“回来的路上,可否遇到了海匪之类的人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