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正直的李纲(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纲面色凝重,忽豪气万丈道:“我大宋现如今让这些妖孽弄成了什么样子,指挥兵事失误的童贯今日还朝,竟然得到了陛下褒奖,看眼前一介妖道竟敢与国之储君太子争道,今汴都又逢大水,灾民尝有二十余万,我李纲不惜己身定向陛下建言,诛除国之囊虫,以还我大宋朗朗乾坤。”

  闻言,乐天一惊,暗道这李纲莫非是当官将脑子当坏掉了,徽宗赵佶若能听得人劝,朝政还能崩坏到眼前这等地步么?

  听李纲要再次上谏,陈御使劝道:“李大人铁骨铮铮不畏奸佞,朝中谁人不知,只是李大人刚刚迁起居郎,若再奏此事,却是免不了落得流放去职的下场!”

  “去职身死又有何惧!”李纲冷笑一声,目光透过窗棂落在与太子争道的林灵素身上,“一个方外之人也能与国之储君争道,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顿了又顿,李纲又言道:“近日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京东西路俱有来报,民间多有聚众为匪作乱,据说那京东西路梁山水泊有三十六人令当地官衙屡屡围剿失败无可奈何,甚至使官军也不敢拭其锋!”

  在一旁倾听的乐天闻言,心中立时好奇起来,原来水浒上的梁山泊聚众起|义就发生在这一年,心中倒是生出了一瞻宋江等人风采,是不是和小说上所描写的那般一样。

  看了乐天三人一眼,李纲问道:“你三人可知道,今岁为何群盗蜂起?”

  陈凌元惊道:“李大人莫要多言,我等从未在奏疏中听闻群盗蜂起之事啊?”

  “王黼与白时中二人素来不睦,但却懂得报喜不报忧之道理,将此事刻意于陛下隐瞒起来。”李纲道,又言:“天下之所以群盗蜂起,还不是杨戬与那李彦所置搜刮勒索百姓的西城所,使的民不聊生,故铤而走险。”

  听得李纲这般说话,乐天三人齐齐长叹一声。

  李纲面色越发坚毅:“北有强辽、西有叛夏,内有群盗、水患,我大宋可谓内忧外患,积弊甚重,陛下若再不整治,怕是我大宋必将再无宁日。”

  身为御使,向朝中提意见是必修课。闻言陈凌元道:“在下愿意与李大人一齐上疏规劝陛下!”

  李纲摇头道:“陈大人,尊伯父陈瓘陈老大人是我敬佩仰幕之人,余此生愿效仿陈老大人,如今陈老大人外谪未被放归,陈大人勿要再蹈陈老大人之覆辙,况且朝中御使眼下尽是闭眼御使,若连陈大人也被外放,朝中御使真成了摆设。”

  说完,李纲将目光投向乐天,笑道:“之前李某一直以为乐大人是投机取巧之人,没想到乐大人足智多谋,于西北屡败夏人,更扬我大宋国威,乐大人乃国之栋梁,若随李纲一同上谏,怕也免不得落得外放的下场,眼下夏贼未平,国内群盗四起,朝中需要乐大人这等人物来守护江山社稷,故而不用与李某一起上谏了。”

  乐天方才被李纲下出一身冷汗,其至在心中叫苦,自己没什么事寻李纲来吃什么茶,若是被其用道德绑架去向徽宗进谏,这才是最倒楣的事,谁不知道徽宗是典型不听劝的人,若是听劝也不会成了金国的俘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