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元佑党籍碑(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期养尊处优,徽宗赵佶走的乏了,雨游的兴致也淡了,点了点头。

  进了阁子,乐天四下打量,却见这大禁的阁中竟然立着一块石碑,再细细看了上去,却是吃了一惊,只见这碑上首刻着五个大字“元佑党籍碑”,再细细看将下去,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一大串的名字,那些名传后世的名人,如司马光、苏轼、苏辙、吕公着、吕大防等皆在碑文之上。

  不止是乐天在看这块元佑党籍碑,便是林灵素与张继先此刻也在盯着这块石碑观看。

  元佑党籍碑,宋徽宗崇宁元年间,蔡京拜相后,为打击政敌,将司马光以下共三百零九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元佑党人碑。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内徙。碑额“元佑党籍碑”几个大字为宋徽宗赵佶的“墨宝”;碑序和党人名单为蔡京所书。

  这些在历史上己成既成事实的事,乐天自然不会去干涉什么,只是观看这碑上的文字,徽宗赵佶的书法自是不必多说,瘦金体别具一格,己成自成一派;这蔡京虽为奸相,但这书法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位于“苏、黄、米、蔡”四大家之列,绝非拍马溜须者之言所能成。

  乐天倒了罢了,却见那林灵素与张继先二人见到此碑,俱都低头致意,表示尊敬。

  见林灵素二人这秀模样,徽宗赵佶不解,“卿何故于此?”

  “回陛下,这碑文上这上俱都是天上的星宿,何至于此啊!”林灵素回道。

  徽宗赵佶闻言不语,崇宁元年,蔡京方居相位时便立下此碑,然而未过几日,星变突起,徽宗认为立此碑而伤天和,故而毁碑,虽毁去了德殿门外树立的还有天下郡县中设立的“党人碑”,惟独大内里的这一在保留了下来。

  见徽宗赵佶不语,林灵素命小宦官拿来纸笔,笔尖蘸墨写下一诗:“黄不作文章客,童蔡反为社稷臣。三十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徽宗赵佶依旧不语,蔡京因为其子一事,再加上乐天在杭州做了坑王流之的局,早己失了圣眷致仕,当看到这块元佑党籍碑时,徽宗赵佶心中立时怒火再起,随即唤道:“张迪!”

  “奴婢在!”候在一旁听用的张迪忙回道。

  徽宗赵佶命道:“将林道长这首词拿与蔡京观看!”

  “奴婢遵旨!”张迪拉着长腔忙回道,忙命人寻来油布将林灵素写下首词收好,等着出宫传与蔡京。

  乐天在旁不由的苦笑,蔡京这次怕是致仕在家也是心惊胆颤,不得安生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