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有些出乎意料(3 / 4)
乐天忙回道:“回陛下,学生认为与墨义相比诗词不过是小道,至于那词话戏剧不过是学生闲暇时的自娱玩乐而己!”
徽宗皇帝面色不见喜怒,又问道:“你为何不参加今岁春闱,莫非是没有底气?”
乐天忙寻了个借口,道:“回陛下的话,学生自认经义尚能辩解;至于策论,学生尚且年幼,且初入辟雍,不通晓人情事故,故而无甚把握,所以不敢落笔策试,免得污人耳目遗笑大方。”
对于乐天所言不置可否,徽宗皇帝目光扫过左右,落在辟雍一太学博士身上,问道:“此生私试成绩如何?”
那太常博士忙拿过手中名册,细细的查询了一般,才说道:“此生员今岁才贡入太学,只试过一次私试经义,评做上等!”
“经义评得上等。”徽宗皇帝略有些惊讶,新入贡生评得上等自然不大多见,又与乐天问道:“朕今日当众试你一道经义,看你能答出否?”
乐天不敢违拗,只得躬身道:“请陛下出题!”
徽宗皇帝略做沉吟,片刻后说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日你便以‘道之以德’与朕做篇文章!”
“是!”乐天应道,同时开始努力回想这句经义,慢慢的想了起来,这句经义出自于《论语为政》,这题目的文章陈知县当初也是给过自己的,而且有数篇经义文章自己还记得清清楚楚。
听到命题,琼林宴上一众登科的进士们也在思虑这句“道之以德”要做何解。
装模做样的深思半响,乐天才缓缓说道:“禁之勿为小人,与引之共为君子,其意同而厚薄分焉。天下为意之厚者,为不忍负耳。而此不忍负之心,遂足验天良于草野。
法立而使之避,与身率而使之从,其情同而浅深判焉。天下惟情之深者,为不能忘耳。而此不能忘之见,已足流教化于大同。
……
……有省疚之明,而吾心终益疚焉,则尤不能安也。而修能之念弥殷矣。”
一通经义解释完,乐天心里不由的松了口气,好在自己强记的能力不错,将陈知县给与自己的那些经义论题背了出来,不然今天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徽宗皇帝的提问。
↑返回顶部↑
徽宗皇帝面色不见喜怒,又问道:“你为何不参加今岁春闱,莫非是没有底气?”
乐天忙寻了个借口,道:“回陛下的话,学生自认经义尚能辩解;至于策论,学生尚且年幼,且初入辟雍,不通晓人情事故,故而无甚把握,所以不敢落笔策试,免得污人耳目遗笑大方。”
对于乐天所言不置可否,徽宗皇帝目光扫过左右,落在辟雍一太学博士身上,问道:“此生私试成绩如何?”
那太常博士忙拿过手中名册,细细的查询了一般,才说道:“此生员今岁才贡入太学,只试过一次私试经义,评做上等!”
“经义评得上等。”徽宗皇帝略有些惊讶,新入贡生评得上等自然不大多见,又与乐天问道:“朕今日当众试你一道经义,看你能答出否?”
乐天不敢违拗,只得躬身道:“请陛下出题!”
徽宗皇帝略做沉吟,片刻后说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今日你便以‘道之以德’与朕做篇文章!”
“是!”乐天应道,同时开始努力回想这句经义,慢慢的想了起来,这句经义出自于《论语为政》,这题目的文章陈知县当初也是给过自己的,而且有数篇经义文章自己还记得清清楚楚。
听到命题,琼林宴上一众登科的进士们也在思虑这句“道之以德”要做何解。
装模做样的深思半响,乐天才缓缓说道:“禁之勿为小人,与引之共为君子,其意同而厚薄分焉。天下为意之厚者,为不忍负耳。而此不忍负之心,遂足验天良于草野。
法立而使之避,与身率而使之从,其情同而浅深判焉。天下惟情之深者,为不能忘耳。而此不能忘之见,已足流教化于大同。
……
……有省疚之明,而吾心终益疚焉,则尤不能安也。而修能之念弥殷矣。”
一通经义解释完,乐天心里不由的松了口气,好在自己强记的能力不错,将陈知县给与自己的那些经义论题背了出来,不然今天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徽宗皇帝的提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