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早便知晓的局面(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闹看过,一众人纷纷回座,乐天故意问道:“州城在叶老大人的治理下,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军卒哗变是因为谷仓贪案,除此外乐某来州城月余也未曾遇过乱事,莫非这家米铺平日得罪了什么人,才使得有人今晚前去劫掠?”

  听乐天这样部,翁学正的大女婿叹道:“蔡州便是灾荒之年,也未曾发生过这类乱相……”

  说到一半,翁学正的大女婿却是说不下去了,乐天拿眼去瞧翁家余下的那两个女婿,那二人的目光与乐天乍一相对,便躲避开来,一脸的尴尬之色。

  “眼下秋后刚过月半,而且今年的收成尚可,蔡州百姓更是安居乐业,不至于出此风波啊。”乐天将目光投向翁学正,眼中带疑色问道:“贵府东床,为何说了一半便不言语,其间是否另有隐情?”

  正当乐天拿眼去看翁学正时,翁学正反问道:“乐官人莫非不知道?”

  “乐某知道什么?”乐天也是反问。

  翁学正又问:“州府排衙,乐官人未曾到场?”

  呵呵轻笑了一声,乐天道:“乐某是皇城司的治下,州府衙参,现在以乐某的身份去不大合适罢。”

  “怪不得老夫在衙参时未曾见到官人。”翁学正恍然。突然心中又想些传言,有传言说乐天在平舆时便与这位通判大人不合,不去衙参也在情理之中了。

  眼下叶知州自表弹劾,蔡州大小一切事物尽归佐官黄通判总揽,衙参之灯的州府事家自然由黄通判一人主持,让黄通判提前过了一把做知州的瘾头。

  知州的瘾头是过了,但麻烦之事也是撞踵而来。随淮康军哗变之事,蔡州谷仓中四成上等谷粮被陆签判等人盗之事东窗事发,却为蔡州官署上下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仓中四成霉烂米粮全部报废,再加上日常损耗与其他一些亏空,意味着蔡州仓中最多只有以往一半的储量。

  供给淮康军与厢军的军粮一月便是万余石,再加上每月发放州军官员吏伇的禄米,全部加起来数字自然不小。距离明年夏收新谷入仓,还有半年的时间,况且国朝以农为本,说的明白点就是看天吃饭,还不知明年夏收的收成会是何样,眼下蔡州谷仓出了这么大的一空缺,任何一位主官都绝不会掉以轻心。

  在他地当了三年的通判,又在蔡州当了六年的通判,只要熬完这一任,按国朝惯制,黄通判就可以异地迁为知州。只可惜,破获蔡州粮谷仓大案的功劳,没他黄通判什么事,镇|压淮康军哗变,更与他黄通判沾不得边。

  眼见别人立功,黄通判心中怎能不着急。

  当下叶知州上表自劾闭门自醒,正好抓住州署一切大权的黄通判自然要做出点政绩来,当下将蔡州谷仓贪腐案的后继处理工作,填平蔡州谷仓应对来年青黄不接的春荒,便成了重中之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