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2)(9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遗诏公之于众的那日,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昭元帝写了一封罪己诏,深悔自己当年身为景朝武将,却被迫造反起义。先皇对有负霍家将士,但作为将领,他即便死国,也不该因此而谋夺皇位。这几年,他身负沉疴,子嗣凋零,继承人又做出了谋害手足的事,反思来反思去,都觉得是上天对他的惩罚。

  因此,他死后,要将江山归还给旧景的江氏。

  而放眼天下,如今的江氏,只剩下被押送回邺城的江随舟一人了。

  一时间,被软禁在定北侯府里的、旧朝的靖王江随舟,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名正言顺的新帝。

  那靖王抛开身份不谈,可是个天下闻名的断袖啊!

  立时,朝野哗然,满朝文武蠢蠢欲动,大有推翻江氏、拱立霍无咎为帝的意思。

  但却在这个时候,霍无咎站了出来。

  他手握重兵,站出来却不为登基为帝,而是为了拥兵捍卫先皇遗嘱、拱卫江氏新帝。

  名正言顺的强权之下,即便满朝文武心中有再大的不服,在霍无咎面前,也无法再表露分毫了。

  靖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坐上了伫立在邺城皇都里的龙椅。

  当年的靖王、如今的新帝,因感念昭元帝忠心,并没有修改梁的国号。

  如今的大梁,官员结构本就很复杂。除了梁朝原本的朝臣,还有一些南景留下的旧臣。于是,江随舟登基之后,朝中的各方势力,倒是形成了一种颇为微妙的平衡。

  一时间,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些许时日下来,这新朝竟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病中的昭元帝在世时,还要太平富庶。

  这不仅归功于江随舟的勤谨,也全因着霍无咎的镇压。故而,一段时日下来,那些即便心里蠢蠢欲动的朝臣,也渐渐歇了心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