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呼延云冷冷地说:“当我在黄静风遇害的现场推理出你是凶手之后,立刻想到一个问题,你把地上的头发一根根捻起时,为了不让头发重新掉在地上,恐怕是在掌心里预先放了一张纸垫着,最后把这个装着头发的纸包带走的吧——那么你会把纸包扔在哪里呢?我从唐小糖那里了解到,你和她一起在运送张文质尸体的路上,说家里有事,急着去办,办完就回所里。我猜,你中途下车之后,打车到黄静风那里把他杀害,然后就匆匆打车回到研究中心,以你的谨慎细密,不可能把纸包扔在犯罪现场附近,大概也不至于就把纸包扔在研究中心门口,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把纸包和你随身携带的假发套和假胡须(黄静风遇害时没有提防,说明你是化妆后去见他的)一起扔进废料处理室的紫外线杀菌箱,当时时间已经超过10点,没人再进行分检,等早晨十八里乡生化焚化场来车装走焚化,一切物证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了。”

  “这个时候我又突然想起,还有一样东西,你肯定比纸包、假发套、假胡须还急着处理——那就是你的外套。”呼延云说,“两个原因:第一,你和唐小糖一起来到市第一医院的装束我见过,从领子上可以判断,外套下面就是毛衣、衬衣,那些都装不了什么东西,只有你的条绒外套是内衬有很大的口袋那种,你的假发套和假胡须一定装在里面,如果是这样,你即便把假发套和假胡须扔到废料处理室了,从上面脱落的黑色化纤丝依然会留在口袋里:材质相同、耗损相同、连褪色程度也相同——这可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证据链。第二是因为你再一次担心起了‘埃德蒙·洛卡德法则’……”

  只要罪犯出现在犯罪现场,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并带走一些证据——这就是刑事鉴识科学鼻祖埃德蒙·洛卡德提出的重要法则,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物证会因接触而交换。

  “你之所以捻走那些头发,就是担心杀人时,把张文质的头发掉了进去,而你现在更加担心自己的外套,因为你害怕你勒毙黄静风时不小心撕扯了他的头发,粘在了外套上,要知道黄静风遇害后,你并没有给他做尸检,也没有其他任何接触,如果他的头发在你身上发现,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怎么办?匆忙中来不及细细挑拣化纤丝和头发了,你只好脱下外套,把内兜翻卷出来,扔进洗衣机里。”

  “一想到这个我心急如焚,如果你的外套被清洗,将缺失一项重要证据。我知道研究中心的洗衣机是根据投入的衣服量自动清洗的,深夜的投入量应该比较少,为防万一,我还是立刻打了个电话给刘晓红,告诉她蕾蓉要回研究中心对钱承尸体做二次尸检,以刘晓红的为人和做派,一定能马上查出蕾蓉复职是谎言,为了阻止她尸检,刘晓红势必会关闭所有设备——因为我在电话中特地提醒她‘做好准备,启动一切设备’,当时蕾蓉和思缈都奇怪我为什么要给刘晓红打这个电话,因为在研究中心,高大伦的业务地位仅次于蕾蓉,我如果安排其他人关闭全部设备,一定会引起他的怀疑,只有刘晓红这个行政领导最合适。”

  “果然,你没有产生疑心。当我和蕾蓉回到研究中心,得知洗衣机已经很久没有启动时,心中长出了一口气。这时蕾蓉的主要工作是给钱承做二次尸检,为了不让她分心,我没有马上拆穿你的罪行,只是告诉蕾蓉要让你做尸检助手,稳住你。而你虽然知道洗衣间和废料处理室的设备停了,但早晚还会启动,也就没有在意,直到蕾蓉尸检结束,按照我教的,说出了那句引你上钩的话——‘废料处理室先等一等,我要亲自去分检’。”

  高大伦嘿嘿了两声,嘴角绽开了一缕苦涩的狞笑。

  “你当然知道大事不妙,蕾蓉的分检是何等认真,一定会发现纸包、假发套和假胡须,地铁监控视频再不清楚,胡须和头发的形态还是明白的,她会马上怀疑真凶就在研究中心,你深知,她会把整个研究中心一寸一寸地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你只有抓住唯一的机会了,在蕾蓉去市第一医院看姥姥的时间,去废料处理室拿走纸包、假发套和假胡须,然后再回到这里,拿走那件致命的外套!”

  ……

  静静的,很久很久。

  外面窗台上的野猫冰冷地注视着屋子里定格一般的人们,忽然它站了起来,拱起脊背,然后前腿伸展,后腿蹬开,残忍地抻拉着身体,仿佛要把这死寂延展得更长一些……

  高大伦长叹了一声,一直抓得紧紧的手绝望地松开:假发套、假胡须和一个小小的白色纸包,滚落在地上。

  蕾蓉注视着他:“为什么?”

  “什么?”高大伦扶了扶眼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