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 第156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且考察也不会像五年一回的大选那么严格,一般就看看粮产赋税收成一类的,再看看官员的风评名声,比较轻松一点。

  因每年下半年的时候适逢秋收,地方上事情繁杂,上头也不便过来考察,一般都是第二年开年春耕之前来评考,这时候前一年的赋税产收上头也已经收到了,又是县里相对于清闲的时候,过来评考是最合适的。

  杜衡倒不是为了应付评考才安置的流民,只是时间恰好而已。

  当然给百姓做了实事,上头能赏识自己再得个优评,那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第105章

  府城的同知徐大人为今年地方上的年考课官, 正月底,人就到了秋阳县。

  府城上同知有两位,一个是徐成效,一个是穆同知, 也就是昔时白榕书院的师兄穆惕的父亲。

  每年考课的时候两位同知都会下派, 以抓阄定考课的县城, 想必今年徐成效抽到了秋阳县这头。

  此次前来不单是考课地方官员任职的情况, 锦团府的囤兵驻地在秋阳县,下派前来顺道还要前去看看囤兵的情况。

  徐同知下县后还未到县衙, 头先就去了霞飞驻地, 然则威平将军却在前一日折身去了府城下的他县招兵, 同知前去扑了个空。

  冯万河最是就见不得上头下来考课,武官囤兵一事本是朝廷兵部派人下来巡检, 这朝府城的人要来看情况, 他才懒得领着文官在驻地上转悠说些弯酸客套话, 明知这日府城要来人,提前就给走了。

  同知官低冯万河,瞧人此般无礼也不敢动怒, 毕竟这威平将军和知府都能干起来, 他一个同知, 也只得在小本本上记上冯万河一句没有礼数。

  不过武官大致如此, 记了也是无关痛痒。

  冯万河耍脾性倒是爽快, 就是害得杜衡倒霉。

  同知在驻地吃了瘪,心绪不佳,对杜衡的考课上自然严格不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