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户部本来就没有钱了,这一下子更是捉襟见肘,现在面临着先帝丧葬和新皇登基两项大事,到处都要花银子,李尚书却怎么都筹不到钱,他也急了,便对叶邑辰道:“咱们是来求王爷的,王爷看能否先将这八十万军费缓一缓,待咱们办完了这两件大事,等秋税收上来了,再把军费给补上。”

  叶邑辰听完了断然摇头:“不是本王不想给大人这个面子,前方军士为了保卫我大楚江山,都是拿命在拼,若是连军饷都发不下去,军队岂不是士气低落,刘章本来就不好对付,我听说已经连下三城,到时候丢了鄂西之地,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事有轻重缓急,无论如何,军费是万万不能动的!”

  在叶邑辰看来,军费不能减,那就把叶敏昭登基的费用减下来好了。至于叶敏昭高兴与否,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了。

  ☆、323 取函谷关

  第二件是新皇上登基的地方。中国自来就被称为礼义之邦,古人重视礼仪,登基大典更是朝廷十数年一遇的大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举行大典的地方自然该是紫禁城中的代表最高皇权的太和殿,可是如今太和殿一把火被烧成了白地儿,自然不能再在太和殿举行典礼。这件事其实也好办,太和殿就是要修复,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修得好的,只要礼部上个折子请新皇上移架太和殿就是了。

  只是这样子可就委屈新皇上了,别的皇帝都在太和殿登基,新皇上却在保和殿,万一这新皇上是个小肚鸡肠之辈,礼部这道折子以上,岂不是新朝才刚刚一开,就要被皇上记恨在心里了。所以礼部尚书葛老头是怎么也不愿意上这道折子。

  可是他职责所在,这件事又非他办不可,这几天他愁得脸上的皱纹都深了几分。

  三位大人把困难全都讲完了,眼巴巴地看着叶邑辰道:“王爷,现在情况就是如此,咱们几个是真的没有办法了,您给拿个主意吧!”

  叶邑辰推脱道:“几位老大人言重了,你们都是朝廷重臣,多年办老了差事的,这事情做起来自然比本王有经验,所以这主意,还是该你们拿!”

  申首辅道:“咱们要是有办法也不会来麻烦王爷,前几天贵妃在保和殿里头的话大家都是听见了的,等新皇一登基,您就是摄政王,到时候咱们都要听您的……”

  叶邑辰抬抬手打断了他们的话,“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本王现在还不是摄政王,现在就把这些事情管起来,岂不是叫人觉得我叶邑辰越俎代庖,有违国家纲常法纪?”

  陈嘉心里听得暗暗一乐。看你们几个老家伙还怎么巴结!

  几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要是叶邑辰摆明了车马不肯帮忙,他们也没有办法。这件事其实说难不难,不过就是委屈委屈新皇帝,他们就是怕得罪了新皇帝而已。

  礼部尚书葛老头年纪比杨老太爷还大,今年已经七十五了,早就不求进步,而是等着找个时间光荣退休回家荣养去了。新皇一上台就触他的霉头,那自己退休荣养的美梦岂不是白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