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6 / 7)
叶邑辰看了女儿一眼,珠姐儿还在攥着正统给她的那块糕点不肯松手。这小家伙占有欲强着呢,绝对的雁过拔毛,什么东西到了她的手里就休想在拿回来了。珠姐儿看见爹爹看她,似乎也知道刚才她爹在说她的好话,就咧嘴冲着她爹直笑。
雨澜摁着额角□□道:“你就惯着你闺女吧!”
第二天,礼部尚书亲自带着圣旨到晋王府,册封尚在襁褓中的珠姐儿为长乐公主。这个刚满一岁的娃娃立刻成为了全城的焦点,整个京师为之轰动。因为自打大楚建立以来,就是皇上的亲生女儿,也没有这个岁数获封为公主的。
除了金册,宫内的制造局特意赶工为珠姐做了一套小小的朝服,用色十分鲜艳大胆,小小的朝服就像一件艺术品。
雨澜把珠姐穿上这套朝服给叶邑辰看,叶邑辰也看的双眼发亮。这些都还是次要的,皇上直接赐了一座公主府给珠姐儿,地方已经圈好了,就在前海西街,爱着晋王府。
只等着钦天监算好了吉日就要破土动工,正式建造公主府了。
雨澜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不但有了爵位,还有了自己的宅子,日后公主府建好了,她把门一关,就是公主府里的说一不二的老大了。比自己这个当娘的还威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到过年都是平平顺顺的,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杨家二奶奶在十一月的时候早产生下一个儿子。杨家欢天喜地地来报喜,雨澜去瞧了瞧二奶奶,出了杨家,贴身丫鬟双喜悄悄跟她说:“王妃,府里都在传,说这次二奶奶生的小少爷不是二少爷的种!”
前几个月,雨澜把晓月和晓玉全都放了出去。她们两个年纪可比雨澜还大呢。原本雨澜是想早点把这两个跟了她这么多年的丫鬟嫁出去的,她做完了月子就开始给两个丫鬟挑人,然后问题就来了,看来看去王府大大小小的管事,管事的儿子“管二代”们,她竟然一个都看不上。
不是嫌人家人品不好不够上进,就是嫌人家家底单薄,怕两个丫鬟嫁过去吃苦。挑了好几个月,总算选中了司房的一个姓郑的小管事和外头米铺的一个姓贾的大掌柜的儿子。
雨澜给她们每个人陪送了一大笔银子,风风光光全都嫁出去了。晓月和晓玉谁都不舍的离开雨澜,最后都和雨澜约定,等她们在外头安顿好了,生了孩子,就回来做雨澜的管事嬷嬷。
雨澜又从二等丫鬟里提拔了两个做她的贴身大丫鬟,一个叫双喜,一个叫腊梅。腊梅是王府那边的人,双喜却是绿静斋的时候就跟着她的老人儿了。人十分精灵,对于杨府的下人十分熟悉,如今就顶替了晓月的位置。
所以一般都是她跟着雨澜回娘家,杨府里的事情也都是她来打探。
雨澜听了她的话皱着眉头想了想,二奶奶本来就是个二百五,嫁到杨家这一年的时间,杨家上上下下就没有喜欢她的。好在大太太一直身体不好,也没空为难她,她的日子过得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能凑合着过。
现在大太太的病好了,她也生下了儿子,按说应该能在杨家站稳脚跟了,不过她又是在圆房的时候元帕没有血迹,又是早产生下儿子,杨府里有些风言风语,说这个孩子不是承业的,也就情有可原了。
↑返回顶部↑
雨澜摁着额角□□道:“你就惯着你闺女吧!”
第二天,礼部尚书亲自带着圣旨到晋王府,册封尚在襁褓中的珠姐儿为长乐公主。这个刚满一岁的娃娃立刻成为了全城的焦点,整个京师为之轰动。因为自打大楚建立以来,就是皇上的亲生女儿,也没有这个岁数获封为公主的。
除了金册,宫内的制造局特意赶工为珠姐做了一套小小的朝服,用色十分鲜艳大胆,小小的朝服就像一件艺术品。
雨澜把珠姐穿上这套朝服给叶邑辰看,叶邑辰也看的双眼发亮。这些都还是次要的,皇上直接赐了一座公主府给珠姐儿,地方已经圈好了,就在前海西街,爱着晋王府。
只等着钦天监算好了吉日就要破土动工,正式建造公主府了。
雨澜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不但有了爵位,还有了自己的宅子,日后公主府建好了,她把门一关,就是公主府里的说一不二的老大了。比自己这个当娘的还威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到过年都是平平顺顺的,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只是杨家二奶奶在十一月的时候早产生下一个儿子。杨家欢天喜地地来报喜,雨澜去瞧了瞧二奶奶,出了杨家,贴身丫鬟双喜悄悄跟她说:“王妃,府里都在传,说这次二奶奶生的小少爷不是二少爷的种!”
前几个月,雨澜把晓月和晓玉全都放了出去。她们两个年纪可比雨澜还大呢。原本雨澜是想早点把这两个跟了她这么多年的丫鬟嫁出去的,她做完了月子就开始给两个丫鬟挑人,然后问题就来了,看来看去王府大大小小的管事,管事的儿子“管二代”们,她竟然一个都看不上。
不是嫌人家人品不好不够上进,就是嫌人家家底单薄,怕两个丫鬟嫁过去吃苦。挑了好几个月,总算选中了司房的一个姓郑的小管事和外头米铺的一个姓贾的大掌柜的儿子。
雨澜给她们每个人陪送了一大笔银子,风风光光全都嫁出去了。晓月和晓玉谁都不舍的离开雨澜,最后都和雨澜约定,等她们在外头安顿好了,生了孩子,就回来做雨澜的管事嬷嬷。
雨澜又从二等丫鬟里提拔了两个做她的贴身大丫鬟,一个叫双喜,一个叫腊梅。腊梅是王府那边的人,双喜却是绿静斋的时候就跟着她的老人儿了。人十分精灵,对于杨府的下人十分熟悉,如今就顶替了晓月的位置。
所以一般都是她跟着雨澜回娘家,杨府里的事情也都是她来打探。
雨澜听了她的话皱着眉头想了想,二奶奶本来就是个二百五,嫁到杨家这一年的时间,杨家上上下下就没有喜欢她的。好在大太太一直身体不好,也没空为难她,她的日子过得说不上多好,但是也能凑合着过。
现在大太太的病好了,她也生下了儿子,按说应该能在杨家站稳脚跟了,不过她又是在圆房的时候元帕没有血迹,又是早产生下儿子,杨府里有些风言风语,说这个孩子不是承业的,也就情有可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