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匈奴南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汉人真的是奇怪,搞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铁木真摆摆手道:“为将者,不单单要通晓行军布阵之道,而且也要知晓他国的政 治文化,才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汉人,不像我们草原人干事情喜欢直来直往,他们就喜欢搞一些阴谋诡计。所以,这朱家也不可全信。你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开拔,向洛阳前进,争取杀了汉朝天子,让世人都看看我铁木真的威风!”

  “遵命!”

  董卓离开虽然从名义上对朝廷是一件好事,但时间一过,顿时体现出极大的问题。董卓军在撤出洛阳的时候,将皇宫、国库和府库洗劫一空,黄金,珠宝,粮食,兵器,布匹,丝绸,只要是搬得动的,董卓军全部搬走,就象蝗虫过境一般,现在的洛阳皇室,已经是一个光打着汉室正宗招牌的空架子,连官员的俸禄都给不起。

  好在辅政大臣们一个个都是世家大族,在王允、杨彪几人的联合之下,下令百官捐献自家财物供朝廷救急。虽然这些钱暂时缓解了国库空虚的问题,但粮草反倒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

  楚寒打算在离开之前,除了每个将士携带的粮草之外,其余全部给了刘协。

  可这些粮草对于每日消耗极大的洛阳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加上不少商贩,趁着这个时候,大肆囤积货物,发着国难财。整个洛阳可谓是百业凋零,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刘协在这个时候忽然也效仿楚寒颁布了田亩改革的制度,更是引起京兆世家的一致反对。尤其,不少逃离洛阳的世家再次回到这里,要想拿回来他们原来的土地,可这些土地早已在朝廷变成无主之人,双方天天为了这事争执,多次上演了暴力事件也让辅政的几位大臣头痛不已。

  现在正值春耕时分,粮草被董卓收缴大半,导致这些百姓也失去了耕种的种子和赖以为生的生计。现在的洛阳,斗米价格已达五万之巨,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再到后来,洛阳城中黄花闺女的身体换不了两烧饼,民间已经悄悄出现易子相食的事。

  这些现实问题都还好解决,但如今最重要的是匈奴大军南下,前锋已经达到了风陵渡。

  如今的风陵渡可不是张辽、高顺镇守,而是王允的侄子王奇守在那里。作为通往洛阳的最后一道防线,王允对他也是委以重任,将洛阳五千多军队之中的一多半交给了他。

  可惜王奇并不是张辽。

  他并没有张辽那般的智谋百出。也没有张辽那般果敢英勇。面对五万匈奴人的威慑,孤身一人直接弃了渡口疯狂逃窜。

  风陵渡渡口失手,匈奴人就在眼前。大汉朝廷再掌权力首先居然就要面对五万匈奴人。

  王允、杨彪、蔡邕和马日郸等几位大臣也是穷途末路。论玩政 治他们都是一把好手,但要论打仗杀敌,他们完全是狗屁不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