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记:火场视角|踏火逆行护玉龙(2 / 5)
19时50分,火场联指召开作战会议。山里的夜是那么明静,皓月悬空、星光闪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指四周各方救援力量人声嘈杂、车流拥挤。
“哎,你说一会是不是直接开干?”
“你歇哈,兴奋个啥劲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说这话的是特勤大队的一名老班长,叫王树佳。个头不高,看着却很精干。黝黑的皮肤搭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眼看去就是“虎将”。确实,像这样火线长达百公里以上的火场,打得准要比上得快有用得多。
门口开始传来嘈杂的声音,一群穿着各式各样制服的人陆续从会议室走了出来。最显眼的还是印有黄色“中国森林消防”字样的橘色“战袍”!
“支队长出来了,任务来了!”黑夜里,有人喊了一嗓子。按照联指命令,李支队长带昆明支队增援的200名战友投入到火场南线白岩村附近实施火场勘察、准备战斗,确保村庄绝对安全。
登车!向白岩村出发!从此刻开始,我们正式向火场开启了冲锋。
屹立在河道里的支点
村庄连着山岚,村落散居林间。这样来描绘白岩村村落和群山的关系,也许最合适不过。27日凌晨6时,队伍缓缓离开白岩村,向火场南线徒步开进。
“你们要小心嘞,前面要从河里过,踩不稳的话,不是崴着脚就是掉在水里头!”说话的是当地向导和志宏,另一名向导叫和建元。两人都是纳西族老乡,也是村里的“养蜂大户”,均三十出头。和志宏告诉我们,是大山赐予了他现在的生活!他在这些山上有三四十处蜂窝,眼看快到采蜜季节,却被一场大火烧了一半,他比任何人都想这场火赶紧熄灭。
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山涧从河道流过,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远远传来,好似宽慰我们这些紧张前进的灭火人。河道很宽,水位不高,雨季冲刷过的石头正好成为我们过河的垫脚石。
“小伙子,你们要打火去,是不是?”一位纳西阿婆得知我们前去灭火时,她紧紧拽着经过身旁的直属大队一中队袁正旺说了起来。原来,年前入冬时阿婆在大山里养了几窝散蜂。年后,林子太密了,又担心野熊出没,一个人不敢进山。正好队伍要进山,她想趁着人多去看看自己养的几窝散蜂。
阿婆说着,便和我们走到一起。在过河道时,袁正旺本想搀扶她跨过一个较宽的水流。但,哪知石头松动,一只脚滑在了水里。一不做二不休,袁正旺一只脚在水里站着,将队伍逐个搀扶过了河才从水里抽出脚来。
“河道很多石头,看着稳,但是一脚踩上去就滑开,只能试着踩,慢慢走。”尽管有了袁正旺的提醒,很多人还是在过河时湿了鞋、崴了脚。
战友们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没人愿意没到火线就下了火场。
↑返回顶部↑
“哎,你说一会是不是直接开干?”
“你歇哈,兴奋个啥劲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说这话的是特勤大队的一名老班长,叫王树佳。个头不高,看着却很精干。黝黑的皮肤搭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眼看去就是“虎将”。确实,像这样火线长达百公里以上的火场,打得准要比上得快有用得多。
门口开始传来嘈杂的声音,一群穿着各式各样制服的人陆续从会议室走了出来。最显眼的还是印有黄色“中国森林消防”字样的橘色“战袍”!
“支队长出来了,任务来了!”黑夜里,有人喊了一嗓子。按照联指命令,李支队长带昆明支队增援的200名战友投入到火场南线白岩村附近实施火场勘察、准备战斗,确保村庄绝对安全。
登车!向白岩村出发!从此刻开始,我们正式向火场开启了冲锋。
屹立在河道里的支点
村庄连着山岚,村落散居林间。这样来描绘白岩村村落和群山的关系,也许最合适不过。27日凌晨6时,队伍缓缓离开白岩村,向火场南线徒步开进。
“你们要小心嘞,前面要从河里过,踩不稳的话,不是崴着脚就是掉在水里头!”说话的是当地向导和志宏,另一名向导叫和建元。两人都是纳西族老乡,也是村里的“养蜂大户”,均三十出头。和志宏告诉我们,是大山赐予了他现在的生活!他在这些山上有三四十处蜂窝,眼看快到采蜜季节,却被一场大火烧了一半,他比任何人都想这场火赶紧熄灭。
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山涧从河道流过,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远远传来,好似宽慰我们这些紧张前进的灭火人。河道很宽,水位不高,雨季冲刷过的石头正好成为我们过河的垫脚石。
“小伙子,你们要打火去,是不是?”一位纳西阿婆得知我们前去灭火时,她紧紧拽着经过身旁的直属大队一中队袁正旺说了起来。原来,年前入冬时阿婆在大山里养了几窝散蜂。年后,林子太密了,又担心野熊出没,一个人不敢进山。正好队伍要进山,她想趁着人多去看看自己养的几窝散蜂。
阿婆说着,便和我们走到一起。在过河道时,袁正旺本想搀扶她跨过一个较宽的水流。但,哪知石头松动,一只脚滑在了水里。一不做二不休,袁正旺一只脚在水里站着,将队伍逐个搀扶过了河才从水里抽出脚来。
“河道很多石头,看着稳,但是一脚踩上去就滑开,只能试着踩,慢慢走。”尽管有了袁正旺的提醒,很多人还是在过河时湿了鞋、崴了脚。
战友们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用他们的话来说,没人愿意没到火线就下了火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