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逃过一劫(5 / 6)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在远离繁华城市的郊区,有一个偏远的小城,世代传承着古朴的民风,女子多以刺绣闻名,人称绣娘。
湛蓝的天空是她们的眼睛,没有多余的杂质,只钟情于手上针和线。粼粼水光,碧波点点,采莲归来的绣娘又开始一天的忙碌,纤纤素手一抹,复又一挑,灵巧地迂回于素净的绣面。
塘里莲花香,鱼戏莲叶间。绣娘们搬了凳子一排坐在房梁下,低眉信手,穿针的穿针,架线的架线,轻拢慢捻,来回挑弄,白色的确良布,加上些简单的图案,在手中花针的勾织下,慢慢的就变成了鲜艳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飞鸟鱼虫。一张精巧的刺绣作品很快就呈现在眼前。
对岸渔船上的小伙们看得出神,脸无端地红了。
在灯红酒绿的喧嚣城市中长大的莫非尘从小便被告知苏州是一块宝地,人间天堂极乐销金之所,在这里同样可以将朱门纨绔腰包里的银子掠到自己口袋里,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苏吟诗。
那个水一样的女孩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颗纯洁的心,齐腰的长发用一根青色丝带松松地绑着,垂于右侧肩头。简单的一袭青色衣衫,仅在裙角处绣了一朵青蓝色的莲花,因和衣衫一色而难以察觉,其它再无半点装饰。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莫非尘第一次生出了惊艳之感。
无疑,苏吟诗的相貌是极为清丽的,若是在古代,可堪称为乱世佳人,但和他见过的城市里的千千万万美女相比,她算不上最标致。真正让风流挑剔的莫非尘感动的,是她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韵,水的气韵。
就像现在,虽不言不笑,一双清澈的眼眸却自有一段风情流转;虽衣着朴实无华,袅娜的身姿自然天成,高傲之中透着妩媚,一如天边冷月。
莫非尘已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那块易碎的水晶。
也许是在船上看到苏吟诗专注刺绣的时候,也许是在苏吟诗不小心将剥好的莲子洒了一地的时候,也许是在苏吟诗提着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隔了两座桥的孤寡老人王婶那里的时候,也许……
短短一周,莫非尘脑中满满的全是苏吟诗,刺绣时的专注迷人,洒莲时的俏皮可爱,送饭时的体贴入微,寻常街头的温柔惹人怜爱……
不知不觉,莫非尘已经把心遗失在了苏吟诗的身上。
那是最后一个晚上,第二日莫非尘便要结束他的假期,回到城里,在莫名的冲动驱使下,莫非尘不由分说地拉了苏吟诗至荷塘边饮酒。
静夜的荷塘,月光为水面铺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湖面上一只小船缓缓飘荡。
↑返回顶部↑
湛蓝的天空是她们的眼睛,没有多余的杂质,只钟情于手上针和线。粼粼水光,碧波点点,采莲归来的绣娘又开始一天的忙碌,纤纤素手一抹,复又一挑,灵巧地迂回于素净的绣面。
塘里莲花香,鱼戏莲叶间。绣娘们搬了凳子一排坐在房梁下,低眉信手,穿针的穿针,架线的架线,轻拢慢捻,来回挑弄,白色的确良布,加上些简单的图案,在手中花针的勾织下,慢慢的就变成了鲜艳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飞鸟鱼虫。一张精巧的刺绣作品很快就呈现在眼前。
对岸渔船上的小伙们看得出神,脸无端地红了。
在灯红酒绿的喧嚣城市中长大的莫非尘从小便被告知苏州是一块宝地,人间天堂极乐销金之所,在这里同样可以将朱门纨绔腰包里的银子掠到自己口袋里,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苏吟诗。
那个水一样的女孩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颗纯洁的心,齐腰的长发用一根青色丝带松松地绑着,垂于右侧肩头。简单的一袭青色衣衫,仅在裙角处绣了一朵青蓝色的莲花,因和衣衫一色而难以察觉,其它再无半点装饰。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莫非尘第一次生出了惊艳之感。
无疑,苏吟诗的相貌是极为清丽的,若是在古代,可堪称为乱世佳人,但和他见过的城市里的千千万万美女相比,她算不上最标致。真正让风流挑剔的莫非尘感动的,是她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气韵,水的气韵。
就像现在,虽不言不笑,一双清澈的眼眸却自有一段风情流转;虽衣着朴实无华,袅娜的身姿自然天成,高傲之中透着妩媚,一如天边冷月。
莫非尘已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那块易碎的水晶。
也许是在船上看到苏吟诗专注刺绣的时候,也许是在苏吟诗不小心将剥好的莲子洒了一地的时候,也许是在苏吟诗提着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隔了两座桥的孤寡老人王婶那里的时候,也许……
短短一周,莫非尘脑中满满的全是苏吟诗,刺绣时的专注迷人,洒莲时的俏皮可爱,送饭时的体贴入微,寻常街头的温柔惹人怜爱……
不知不觉,莫非尘已经把心遗失在了苏吟诗的身上。
那是最后一个晚上,第二日莫非尘便要结束他的假期,回到城里,在莫名的冲动驱使下,莫非尘不由分说地拉了苏吟诗至荷塘边饮酒。
静夜的荷塘,月光为水面铺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湖面上一只小船缓缓飘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