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烽烟起(2 / 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靖南侯在民间不讨喜,故而民间吹捧平野伯的极多,更有甚者,都传出了平野伯将兵多多益善的话语。

  对于在场的大燕朝堂大佬而言,他们其实早就过了热血澎湃的年纪,如果说做官也分品级的话,他们已然踏入了不动如山境。

  这不是瞎吹,而是乾国那位藏夫子早年间带领麾下弟子修炼如何入定,曾带一众弟子去上京,入翰林院。

  乾国的翰林可谓无比尊贵,但要想以后仕途通达有望问鼎相公之位,必须经翰林院磨砺一遭。

  翰林们在为将来的朱紫贵和清凉伞于翰林之中苦修,

  而炼气士则在隔间内看着他们苦修入定;

  更有甚者,藏夫子亲口说过,当朝相公们的心境修为,比他,只高不低。

  御书房内的诸位大人,相当于乾国的诸位相公级别,他们不喜欢孟浪,只喜欢治大国如烹小鲜,想着求稳,而且还反感这种太过激进的色彩。

  但面对平野伯的这句话,

  他们心里,却没什么波澜。

  到底是马踏门阀之后燕皇亲自简拔起来的大员,因为大权独揽外加君权稳固,所以在选拔这些大员时,燕皇可以不用像他国同行皇帝那般太多考虑政治平衡和贵族以及士大夫派系的纠葛。

  所以,这批大员可能性格上各有不同,私下里,也难免会有一些个人癖好,但在大是大非方面,是和燕皇站在一起的。

  先前,很多人都陈述了理由。

  但平野伯的这个理由,看似简单粗暴,却反而让大家觉得,最为站得住脚。

  这位大燕年轻伯爷,自入伍以来,确实没打过败仗,而且但凡他参与的,都是大捷,且还最擅长以小博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