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9 / 15)
没想到三日之后,皇弟进宫面见父皇,他们在御书房密谈了很久。第二天,父皇下旨册封我为太子,皇弟为宁王,并把建州化为皇弟的封地。皇弟携着所有家眷前往封地,这个结果让我震惊。
我就这样赢了,可赢得是这般突然,这般莫名其妙。向往了许久的东西唾手可得,可我心底并没有意料之中的欣喜若狂。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皇弟的那句话。
他离京都的前一晚,我还是去见了他。今晚的他是清醒的,不过才几天的功夫,他就瘦了一大圈,眼神里的飞扬生动全都不见。
为了一个女人值得吗?这句是我对他说得为数不多的真心话之一,也是我这几日来心中的疑惑。
等你遇见自个心爱的女人就会明白了。这句是他回给我的话,同时他还告诉我,这几年来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她,给她幸福的生活。如今她人已经不在,所有的努力都变得没有意义。他过腻了勾心斗角装腔作势的日子,如今要把一切都放下了。他央求我好生照顾他的母妃,替他在父皇跟前尽孝,他只想做个逍遥王爷。
皇弟就这样毫不留念的走了,我的心感觉不舒服空落落的。我把皇弟当成强有力的对手,争斗了好几年,如今终于胜了却有种孤单的感觉。
我们兄弟二人从小就纠缠在一起,不管是谁黏着谁,还从未这般分离过。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被繁琐的朝事挤走,作为太子,我身上的责任更重,需要分担的朝事也越发的多起来。父皇对我的要求愈发严格,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朝中几位重臣都非常拥护我,父皇虽不时常赞许,可他总是把重要的朝事交给我去处理,这让我心里越发的踏实。皇弟在封地待得安稳,正如他所说,只做个逍遥王爷。我知道曾有过朝臣偷偷跟他联系,不过却被他拒之门外。
随着我被册立为太子,父皇日渐看重,我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大起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得过我的眼睛,权臣家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
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过却有一个人例外,她就是林菲怡!这个我看着长大的小丫头,笼罩在她身上的迷雾始终是驱之不散。
我授意让廖氏找借口跟她亲近,想要借此近距离观察她。时间一长,她成了太子府上的常客。我对她又极其纵容,连我的书房她都无须忌讳。她比我的大儿子晏庸大了三岁,庸儿打小就喜欢黏在小姑姑身边,倒对我这个父亲避而远之,可能是我平日里对他太过严厉了。
庸儿是廖氏所生,是我的嫡长子,又深受父皇的喜爱,我怎么能不对他看重?严厉是为了他好,我对他抱以太多的希望。
成了父亲,我才算是明白了父皇的心情。早年他对我严厉,是因为有太多的希望吧。
庸儿没有辜负我的教导,在书房念书很认真,每日我都要抽出时间考察他的功课。虽然我心中看重嫡长子,却也没放松对老二晏宽的管教。看着他们兄弟,我想到了远在建州的宁王,我的皇弟。
根据线报回禀,宁王一直深入简出,每日读书、下棋,偶尔还亲自下田劳作。宁王妃生了一女,他们相敬如宾,日子过的平静又枯燥。
↑返回顶部↑
我就这样赢了,可赢得是这般突然,这般莫名其妙。向往了许久的东西唾手可得,可我心底并没有意料之中的欣喜若狂。我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皇弟的那句话。
他离京都的前一晚,我还是去见了他。今晚的他是清醒的,不过才几天的功夫,他就瘦了一大圈,眼神里的飞扬生动全都不见。
为了一个女人值得吗?这句是我对他说得为数不多的真心话之一,也是我这几日来心中的疑惑。
等你遇见自个心爱的女人就会明白了。这句是他回给我的话,同时他还告诉我,这几年来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她,给她幸福的生活。如今她人已经不在,所有的努力都变得没有意义。他过腻了勾心斗角装腔作势的日子,如今要把一切都放下了。他央求我好生照顾他的母妃,替他在父皇跟前尽孝,他只想做个逍遥王爷。
皇弟就这样毫不留念的走了,我的心感觉不舒服空落落的。我把皇弟当成强有力的对手,争斗了好几年,如今终于胜了却有种孤单的感觉。
我们兄弟二人从小就纠缠在一起,不管是谁黏着谁,还从未这般分离过。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被繁琐的朝事挤走,作为太子,我身上的责任更重,需要分担的朝事也越发的多起来。父皇对我的要求愈发严格,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朝中几位重臣都非常拥护我,父皇虽不时常赞许,可他总是把重要的朝事交给我去处理,这让我心里越发的踏实。皇弟在封地待得安稳,正如他所说,只做个逍遥王爷。我知道曾有过朝臣偷偷跟他联系,不过却被他拒之门外。
随着我被册立为太子,父皇日渐看重,我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大起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逃得过我的眼睛,权臣家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
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不过却有一个人例外,她就是林菲怡!这个我看着长大的小丫头,笼罩在她身上的迷雾始终是驱之不散。
我授意让廖氏找借口跟她亲近,想要借此近距离观察她。时间一长,她成了太子府上的常客。我对她又极其纵容,连我的书房她都无须忌讳。她比我的大儿子晏庸大了三岁,庸儿打小就喜欢黏在小姑姑身边,倒对我这个父亲避而远之,可能是我平日里对他太过严厉了。
庸儿是廖氏所生,是我的嫡长子,又深受父皇的喜爱,我怎么能不对他看重?严厉是为了他好,我对他抱以太多的希望。
成了父亲,我才算是明白了父皇的心情。早年他对我严厉,是因为有太多的希望吧。
庸儿没有辜负我的教导,在书房念书很认真,每日我都要抽出时间考察他的功课。虽然我心中看重嫡长子,却也没放松对老二晏宽的管教。看着他们兄弟,我想到了远在建州的宁王,我的皇弟。
根据线报回禀,宁王一直深入简出,每日读书、下棋,偶尔还亲自下田劳作。宁王妃生了一女,他们相敬如宾,日子过的平静又枯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