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筹拍商业片(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微博上、各大社交网站、论坛上,渐渐开始涌动起一股“廖远吹”的风向,无数人称赞他为文娱教父,在文娱界所向披靡等等,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廖远能不能扛起新生代导演领袖的大旗,不仅要在文艺片领域开花,还要在商业领域开花等等。

  廖远当然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他对此嗤之以鼻,如果不是条件限制,廖氏集团底子单薄,他现在恐怕早就招兵买马准备一系列商业大片了。

  文艺片不是重点,商业片才能赚大钱。

  当然,在内地票房斩获11亿票房后,公司也很快能拿到票房分账,足足两亿人民币的收成,足以让廖远开拍一部商业大片。

  而诸如《钢琴家》、《放牛班的春天》、《绿皮书》这种文艺片电影,廖远暂时不会去碰,他如今迫切的需要资金来发展公司,甚至因此有了上市的念头,但当下经济环境并不算好,港股和a股动荡不堪,即便是美股也有招架不住的趋势,因此并非上市的好时机,再者说,廖远也并非一心一意谋求资金,他需要的资金,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潜力,向银行、向资本市场谋取,并且以他目前的身价和实力,足以许许多多的资本家愿意与廖远进行合作。

  而除了这两亿的内地票房分成之外,如今《海上钢琴师》又提名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那么假设能获奖,那便对《海上钢琴师》的国外票房绝对有逆天的影响力。

  届时,恐怕又是一阵票房收割。

  即便最终收入抵不上内地票房,但蚊子肉再少也是肉,更何况还是一块肥肉,这也能大大缓解廖远的资金紧张。

  而如今这到手的新鲜滚烫的两亿资金,廖远并没有按照之前的想法去搞基础建设,而是决定开拍下一部电影。

  所谓趁热打铁,如今正是廖远在电影界影响力达到顶峰的时候,所以下一部电影越早上映,便越有利。

  新的电影是奠定廖远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廖远必须非常谨慎。

  这一晚,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来到书房,坐在电脑前,开始梳理脑海中那些逐渐模糊的记忆。

  前世的记忆在如今回想起来,宛如梦境。

  所以很多片段零碎不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