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此以后,桓姚偶尔有兴致了,也会在白日里来看看桓歆,他批折子,她就在旁边看看书,或者帮着磨墨,红袖添香,倒让桓歆觉得处理政事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时间在一片平静中,很快走向新的一年。

  咸宁二年冬,简文帝薨,浔阳侯桓歆围建康,立国号为楚,改元宣武,史称楚□□。

  《楚史》有载,宣武元年二月,帝欲迎前朝简文帝之妻桓氏为后,举朝哗然。

  此事需从宣武元年正月里说起,大臣们休朝归来,便将桓歆的后宫大事提上了议程。

  桓歆身为人主,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不仅没有子嗣,还未曾婚娶。若桓歆非以暴力篡位,按照正常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标准,无论如何都是轮不到他这样一个在子嗣方面有严重缺陷的人当皇帝的。

  桓歆登基时日尚短,虽然实权大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了,但前朝的降臣中仍有许多官位并未挪动。这些多数是文官,桓歆武将出身,重军政,自己本身也不乏治国安邦之能,是以以前对文官重视程度不高,并未太刻意培养过相关方面的人才。以往只有那么几个州,倒也还顾得过来,如今扩大到全国,光是京官就有好几百人,一时之间要完全接替,手中的人才倒有些青黄不接了。

  政变之后,如王谢这样硕果仅存的一等大世家,是桓歆的重点打击对象,两大家族中为官的,全数被捋了下来,田产物资全都充归国库,是以王谢不复存,许多二三流的中小世家倒冒出头了。因桓歆登基后,对很大一部分前朝官员都未曾变动,看来算是对降臣甚为优容的。但这些人在前朝的角力中本就没争到太多实权,如今也不过是维持原状,心有不甘,难免就滋生出从后宫入手,为自家谋取更多权势利益的念头来。

  晋朝时,世家是看不上皇室的。可桓歆却不是前朝那些空架子的帝王,他大权在握,年轻有为,岂能不叫人垂涎。

  如今后位虚悬,后宫完全是空白状态,谁都有一争之力,稍有些运气,不定就一飞冲天了。世家们心思活络起来,便开始频频上折子提此事了,说什么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陛下为社稷传承着想,也该对子嗣上心了。

  桓歆四年前就暗下决心,要让桓姚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妇人。如今也不过是觉得自己尚未完全把控政局,才没有下旨让宗正寺准备昏礼。因此,这些但凡提到建议他招纳妃嫔的折子,他全都留中不发。

  若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做不了主,他又何必要争取这个皇位。

  到二月里,桓姚的伤已经痊愈了,桓歆的敌对派,也被他镇压得差不多了,便在朝堂上公开下令,让宗正准备迎娶皇后的礼仪。

  “敢问陛下,将迎哪家贵女为我朝贤后?”

  看桓歆的样子,是不声不响就已经有了人选。

  桓歆让太监唐力将写着桓姚身家姓名生辰八字的折本递给宗正,这白须老者一看完,立刻道:“陛下……莫非是拿错了本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