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国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秦川的东岸。秦人崇尚武风,长期与西戎及犬戎作战,这种无时无刻不面对严酷挑战和坚毅不移的勇武精神,为秦国打下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秦国都城在咸阳,咸阳在九稷山之南,渭水之北,山南水北均是“阳面”,故名“咸阳”,又因咸阳在渭水之畔,又被称为“渭城”。

  乌家潜伏赵国多年,这一次终于成功救出了朱姬母子,早派人传信吕不韦,瑶光亦飞书向嬴子楚回报,是以这一行近百人叩关入秦时没有丝毫困难,守关将领热烈欢迎了他们,调来五艘大船好让这一行人可以直抵咸阳之南登岸。

  吕不韦亲自前往渡口相迎,身后跟着文人武士数十人,见到瑶光下船时欣然上前,说过感谢之语便向她介绍随行之人。

  身形瘦长、彪悍威猛的黑脸武士名叫图先,是吕不韦手下第一武人,而两名儒雅的文士一是肖月潭,素有“智多星”之称,另一人则是才投来秦国不久的食客李斯。

  “李先生出自桑海荀卿门下,与清虚真人同为诸子百家,或可多多亲近。”

  瑶光看向那一位文质彬彬的少年,笑着点头,“久仰荀卿大名,正有拜访之心,只可惜山高水远,暂时不能成行。名师出高徒,若是李先生有暇,还望拨冗一见。”

  这名还不到双十的少年面对闻名七国的道家传人十分紧张,急忙弯腰行礼,“清虚真人过誉,称斯通古即可,真人若来访,斯倒履相迎。”

  吕不韦笑道:“看来李先生与清虚真人会有一段愉快的交往了。陛下已等候多日了,真人与乌家赢回朱姬夫人与王子政,功在社稷,陛下在宫内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还请勿要推辞。”

  项少龙心道这种有事没事就吃饭的风俗还真是中国传统,管他大小事情,总喜欢搬到饭桌上、尤其是酒桌上来说。

  瑶光微微一笑,道:“此番迎回朱姬夫人与王子政,也不负秦王所托,秦王美意自不当辞,劳烦吕先生亲自出迎,甚是感激。”

  吕不韦得到这句话,心中也不免有点飘飘然起来,看到人群之中簇立的朱姬母子,心中更是激动,面上只做出感激模样,恭恭敬敬地请瑶光上马车。

  瑶光抬眼看到一辆驷马高车,心中忽地有种难以形容的心情浮动,她回头望望元宗与项少龙,点头致意,而后径自登车。

  又一辆驷马高车将朱姬与赵盘迎上去,之后乌家众人有的被请上马车,有的乘马,有人步行相随,一行几百人浩浩荡荡往王宫去了。

  项少龙与元宗坐在一车上,好奇地问:“莫非秦王要设宴款待这几百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