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殷梨亭生性腼腆温厚,本来也不擅长言辞,又不是很有主见,习惯了听人安排,听张翠山这么一说,下意识地点头应了一声。

  “知道了,五哥。”

  瑶光却笑了起来,好笑地反问:“五师兄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就擅长说谎?”

  张翠山也是笑道:“我的意思是,小师妹能言善道,又明晰人心,定能让三哥不胡思乱想、费心劳神。”

  瑶光咬住了张翠山的话继续问:“能言善道先不说,明晰人心又是什么?”

  张翠山故意一挑眉,道:“哦,那是师兄说错了,小师妹不是明晰人心,而是心有灵犀啊。”

  《山海经》中记载,有一种犀牛长有三只角,一角长在头顶上,一角长在额头上,另一角长在鼻子上。鼻子上的角短小丰盈,额头上的角厥地,头顶上的角贯顶,其中顶角又叫通天犀,剖开可以看到里面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角的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李商隐曾作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说的“灵犀”便是由此而来。据说若是有灵犀在心,就能与人心灵相通。这种心灵相通可以代指情人之间心心相印,也可以是亲人友人之间的互相感应。

  张翠山这句话引的便是后者之意,说瑶光是因为感觉到俞岱岩受伤后的痛苦心情而心神不宁。

  须知感应灵敏和心有灵犀并不可一概而论,修道之人感觉敏锐、对祸福有所预知是一码事,心有灵犀却又是另一码事,善察天地者未必洞悉人心,心中灵犀一点在的人却不会太过迟钝。

  武当山上众人虽不是太清楚瑶光为何有那般“心神不宁”,但也多半往修道的原因上提,张翠山此刻这么说完全就是说笑的意味居多——若是她与俞岱岩心有灵犀,而且还是这么单方面地察觉到对方的心情,那么要编个谎话瞒瞒对方当然也容易一些。

  瑶光听了,不禁好气又好笑地说:“五师兄再说下去,我就要白日飞升了。”

  张翠山和殷梨亭同时笑了起来。

  几人走到厨房去熬药,一路上还在低声讨论要怎样转移俞岱岩的注意力,让他放下心里的包袱安心养伤。

  三人这一路走过,张三丰、宋远桥看在眼内,心中很是欣慰。

  宋远桥道:“师父,武当有五弟和小师妹,实是上天眷顾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